症结在于治标不治本
一般人对于成功的个人、家庭与团体,总是钦羡不已。他们羡慕别人的能干、成熟,家人的团结合作,以及组织的团队精神。但他们真正想知道的却是成功背后的秘诀,向成功者请教的,不外乎如何能够立竿见影、立收解决自身难题的方法。
有这种想法的人,就有能提供这类答案的人。有时候速成的办法还颇管用,可暂时消除一些表象的问题。只是真正的症结依旧存在,久而久之问题又会浮现。而且愈是求助于“特效药”,病症拖得愈久,病情愈加恶化。
让我们回顾一下本章开头的内容和个人魅力论的影响。
◆我上过无数关于有效管理的课程,我对员工的期望很高,也想尽办法善待他们,但就是感觉不到他们的忠心。我想如果我有一天生病在家,他们一定会无所事事,闲聊度日。为什么我无法把他们训练得独立而负责呢?为什么我总是找不到这样的员工呢?
对急于想约束员工却束手无策的经理,个人魅力论建议他采取激烈的手段,大事整顿一番,逼得员工兢兢业业。或者让员工接受相关的训练,以提高工作热忱,甚至另聘更称职的外来和尚。
但阳奉阴违的员工,私底下可能正质疑着老板究竟有没有为他们着想,有没有把他们当作机器看待。员工的想法也许并非空穴来风,老板心中的确如此看待他们,而主管态度偏差或许就是管理不善的原因之一。
◆要做的事太多了,我总是感到时间不够用,觉得压力沉重,终日忙忙碌碌,一周7天,天天如此。我参加过时间管理研讨班,也尝试过各种安排进度计划的工具。虽然也有点帮助,但我仍然觉得无法像我希望的那样,过上快乐、高效而平和的生活。
个人魅力论认为一定有更有效率的办法解决这些问题,例如新的计划和培训班。
但有没有可能问题并不在于效率?以更短的时间完成更多的工作真的有用吗?抑或这只不过能让人对充塞了生活的人与环境做出更快的反应?
是不是应该看得更深入、更透彻一些,比如那些足以影响对时间、生命与自我的看法的思维定式?
◆我的婚姻已变得平淡无趣。我们并没有恶言相向,更没有大打出手,只是不再有爱的感觉。我们请教过婚姻顾问,也试过许多办法,但看来就是无法重新燃起往日的爱情之火。
个人魅力论指出,一定有一些新书或者新的课程教人提高表达能力,可以让妻子更加了解丈夫;也可能这些都没用,还不如另筑爱巢。
但是有没有可能问题并不在于妻子?是丈夫纵容了妻子的缺点,结果自作自受?
是不是对配偶、婚姻和爱情的思维定式导致了这些问题?
现在你知道个人魅力论的思维定式是如何深刻地影响甚至决定我们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了吧!
不论你是否察觉,总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对个人魅力论的空洞承诺抱有幻想。在与全美各类组织合作的过程中,我发现那些高瞻远瞩的主管都对所谓的“励志”故事和演讲避而远之。
他们需要的是实质性的东西,需要过程,而不仅仅是“阿斯匹林”和“创可贴”,他们希望铲除病根,只关注会带来长期。效应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