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思想水平

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曾说:“重大问题发生时,依我们当时的思想水准往往无法解决。”

里里外外地审视自己之后,我们发现那些在个人魅力论影响下产生的问题是如此地侵筋蚀骨,根本不可能再用个人魅力论里那些肤浅的方法解决。

我们需要新的、更深层次的思想水平,即基于原则的思维定式,它能正确引导我们实现高效能,改善人际关系,解决深层问题。

这种新的思想水平就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要阐述的内容,它强调以原则为中心,以品德为基础,要求“由内而外”地实现个人效能和人际效能。

“由内而外”的意思是从自身做起,甚至更彻底一些,从自己的内心做起,包括自己的思维定式、品德操守和动机。

如果你想拥有美满的婚姻,那么就做一个能产生助力而非阻力的人,不要一味强求对方。如果你希望青春期的子女更听话,更讨人喜欢,那么先做个言行一致、充满爱心且懂得体谅的父母。如果你希望在工作上享有更多自由与自主,那么先做个更负责尽职的员工。如果你希望获得信任,那么先做个值得信任的人。如果你希望才华不被埋没,那么先修养自己的基本品德。

由内而外的观点认为个人领域的成功必须先于公众领域的成功;只有先信守对自己的承诺,才能信守对他人的承诺。把个人魅力置于品德之上,妄图在自我完善之前完善人际关系都将徒劳无功。

由内而外是一个持续的更新过程,以主宰人类成长和进步的自然法则为基础,是螺旋向上的,它让我们不断进步,直到实现独立自强与有效的互赖。

我曾有幸与许多才华横溢、卓越不凡的人共事,其中包括企业主管、大学生、宗教与民间组织、家庭成员和夫妇,他们都渴望幸福与成功,或在寻寻觅觅,或在个中煎熬。我的经验告诉我,由外而内获得的解决办法、成功和幸福往往难以长久。

不但如此,由外而内的思维定式还会让人自艾自怜,固步自封,并将此归咎于别人和环境的缺陷。我见过一些婚姻不和谐的夫妇,两个人都想改造对方,不断列举对方的“罪状”已达到目的。我也见过一些劳资纠纷,双方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订立规章制度,仿佛这样就能够找到信任的基础。

世界上冲突最热的三个地方——南非、以色列和爱尔兰,问题僵持不下的根源就在于社会上流行的由外而内的思维定式。每一方都认为问题在“那里”,在“那一方”,如果“那一方”“讲理”或者“自动退出”的话,问题就解决了。

由内而外的思维转换对很多人来说都堪称剧烈,主要是由于个人魅力论已经成为社会流行的思维定式,其影响已经十分深入。

但就我个人及与人共事的经验,再加上我对历史上成功个人和社会经验的认真思考,我相信七个习惯中的许多原则早已深入人心,存在于我们的良知与常识中。但是要确认和开发这些原则以便加以利用,就必须改变观念,转换思维定式并将其提升到“由内而外”的新境界。

如果能够真诚地理解这些原则,并将其融入生活,相信我们一定能不断发现艾略特(T.S.Eliot)这句话的真义:

我们必不可停止探索,而一切探索的尽头,就是重回起点,并对起点有首次般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