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原则为中心
以正确原则为生活中心可以为发展上述四个支撑人生的因素奠定坚实的基础。
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有了安全感。原则是恒久不变,历久弥新的,不像其他中心那样多变,所以值得信赖,可以给我们高度的安全感。原则是理性而非感性的,因此能让我们充满信心,配偶和密友都可能离我们而去,但原则不会。原则不会怂恿你投机取巧,不劳而获,其有效性不取决于环境、他人行为或“流行风”。原则是永生的,不会毁于火灾、地震或偷盗,也不会今天在这儿,明天又到了那儿。
原则是深刻的、实在的、经典的真理,是人类共有的财富。它们准确无误,始终如一,完美无瑕,强而有力,贯穿生活的方方面面。
即使某时某地某人无视原则的存在,我们也无须忧心,因为原则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几千年的历史一次又一次地见证了原则的胜利,而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在自己的生活和经验中证实这些原则。
当然,我们并非无所不知。我们对正确原则的认识和理解受限于我们对自己和世界本质的了解,也受到时下流行的与原则相背离的哲学和理论的影响。但是这些哲学和理论和它们的“前辈”一样,都有风光的时候,却难逃被抛弃的命运,不能持久,原因就是它们的基础是虚幻的。
我们的局限性是可以逐步改善的。理解成长的原则可以让我们在寻找正确原则的时候充满自信,相信学得越多,就越能以正确的角度更清楚地观察世界。原则不会改变,但我们对原则的理解可以改变。
表4-2
中心类别 | 安全感 | 人生方向 | 智慧 | 力量 |
如果你以原则为中心 | ·安全感基于原则,不会随环境而变化。 ·你知道原则可以在生活经历中得到验证。 ·原则是准确、一贯、完美和有力的,是自我改善的有利工具。 ·正确原则帮你理解自己的成长,让你更加自信,相信通过学习能增加对客观世界的理解和认识。 ·这样的安全感来源为你提供了一个稳定不变的核心,使你能够认清形势变化并抓住机遇做出贡献。 | ·有内心罗盘的指引,能看清自己的目标和实现方法。 ·能基于正确的资料做出更有意义,更易执行的决策。 ·能超脱情绪和环境的影响,冷静观察客观现实,任何抉择都将短期目标、长期目标及其他因素考虑在内。 ·在各种境遇下,你都能按照被原则指引的良知行动,主动、自觉地选择最佳方案。 | ·你的判断既考虑了长期后果,又照顾到各方面的平衡和福利。 ·与处世消极的人相比,你的见解不同凡响,思想与行为也独具一格。 ·你的基本思维定式是卓有成效的。 ·你的处世态度是造福人群,贡献社会。 ·你积极处世,提供服务,成就他人。 ·你向生活学习,把生活看作学习和奉献的课堂。 | ·你的局限性仅仅在于对自然法则和正确原则的理解,力量的唯一制 约是原则本身的必然后果。 ·你的力量来自自我意识、知识和积极的心态,因而能 够摆脱环境及他人态度和行为的制约。 ·你的行动能力超越了自己所掌握的资源,能帮助你达到高度互赖的阶段。 ·你的抉择和行动不受当前经济状况或其他条件的影响,有互赖的自由。 |
如果以原则为生活中心,智慧和人生方向的来源就是正确的地图,反映事物的真实历史和现状。正确的地图让我们能够清晰了解自己的目标以及实现途径,能够基于正确的资料做出更有意义,更易执行的决策。
而力量来自自我意识、知识和积极的心态,因而能够摆脱环境及他人态度和行为的制约。
唯一能制约力量的是原则本身的必然后果。前面说过,我们可以自由选择行动,但无法选择行动的后果——“拾起手杖的一头,也就拾起了手杖的另一头”。
任何原则都有必然后果,遵从原则,后果就是积极的;忽视原则,后果就是消极的。原则具有广泛适用性,无论是否为人所知,这种制约都是普遍存在的。越了解正确的原则,明智行动的自由度就越大。
以永恒不变的原则作为生活中心,就能建立高效能的思维定式,也就能正确审视所有其他的生活中心。(见图4-2)
图4-2 以原则为生活重心
一个人的思维定式能决定他的态度和行为,就好像“透镜”能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观察一样。生活中心不同,产生的观念也就各异,本书附录一对此有详细说明,但是为了让大家更快地了解这一点,下面先通过一个实例来看看不同的思维定式(生活中心)会让人有怎样不同的回应。
现在假定你已经买好票,准备晚上与配偶一起去听音乐会,对方兴奋不已,满怀期待。
可是下午四点钟,老板突然来电话要你晚上加班,理由是第二天上午九点钟有一个重要会议。
◆对以家庭或配偶为中心的人而言,当然是优先考虑配偶的感觉,为了不让他(她)失望,你很可能会委婉地拒绝老板。即使为了保住工作而勉强留下来加班,心里也一定十分不情愿,担心着配偶的反应,想着用什么合适的理由来平息他(她)的失望与不满。
◆以金钱为中心的人则看重加班费或加班对于老板调薪决策的影响,于是理直气壮地告诉配偶自己要加班,并理所当然地认为对方应该谅解,毕竟经济利益高于一切。
◆以工作为中心的人会觉得正中下怀,因为加班既可以让自己增加经验,又是一个很好的表现机会,有利晋升,所以不论是否需要,都会自动延长加班时间,并想当然地以为配偶会以此为荣,不会为爽约一事小题大做。
◆以名利为中心的人,会算计一下加班费能买到什么,或者考虑一下加班对个人形象有何助益,比如赢得一个为工作而牺牲自己的美誉。
◆以享乐为中心的人,即使配偶并不介意,也还是会撇下工作赴约,因为实在需要犒劳自己一下。
◆以朋友为中心的人,则根据是否有朋友同行,或其他工作伙伴是否也加班来做决定。
◆以敌人为中心的人,会乐于留下,因为这可能是一个打击对手的良机——在对手悠哉游哉的时候拼命工作,连他的任务也一并完成,牺牲自己盼一时快乐来证明自己对公司的贡献比对手更大。
◆以宗教为中心的人则会考虑其他教友的计划,考虑办公室是否有其他教友或者音乐会是否与宗教相关——宗教音乐就比摇滚乐吸引力要大,由此决定取舍。此外,你认为优秀教友会怎么做,加班是奉献还是追求物质利益等也会影响你的决定。
◆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只关心哪一样对个人的好处更大:是听音乐会好,还是让老板增加好感更有利?两种选择给自己带来的后果有何不同会是考虑的主要因素。
以原则为中心的人会保持冷静和客观,不受情绪或其他因素的干扰,综观全局——工作需要、家庭需要、其他相关因素以及不同决定的可能后果,深思熟虑后才做出正确的选择。
拥有其他生活中心的人可能和以原则为中心的人做出的选择一样,都是赴约或者都是加班,但是后者的选择会有以下几项特征:
首先,这是主动的选择,没有受到环境或他人的影响,是通盘考虑后选择的最佳方案,是有意识的明智选择。
其次,这是最有效的选择,因为它基于原则,其长期后果可以预料。
第三,这是根据原则所做出的选择,能提高自身的价值。为了报复他人而决定加班或者为了公司利益而加班的结果虽然相同,但意义却大相径庭。贯彻这个决定的过程有助于从整体上提高你的生活质量和意义。
第四,若平时已与配偶和老板建立了良好的相互依赖关系,此时就不难向他们解释如此决定的理由,而且也会得到体谅。因为已经实现了独立,所以可以选择有效的相互依赖,可以授权他人完成部分任务,剩下的等自己第二天一早来完成。
最后,对自己的选择胸有成竹,无论结果怎样,都能专注于此,并且心安理得,无所牵挂。
以原则为生活中心的人总是见解不凡,思想与行为也独具一格,而坚实、稳定的内在核心赐予他们的高度安全感、人生方向、智慧与力量,会让他们度过积极而充实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