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与管理:两次创造
“以终为始”的另一个原则基础是自我领导,但领导(Leadership)不同于管(Management)。领导是第一次的创造,必须先于管理;管理是第二次的创造,会在第三个习惯中谈到。
领导与管理就好比思想与行为。管理关注基层,思考的是“怎样才能有效地把事情做好”;领导关注高层,思考的是“我想成就的是什么事业”。用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和华伦·贝尼斯(Warren Bennies)的话来说:“管理是正确地做事,领导则是做正确的事。”管理是有效地顺着成功的梯子往上爬,领导则判断这个梯子是否搭在正确的墙上。
要理解两者的区别并不难。要理解两者间的这一区别不难。想象一下,一群工人在丛林里清除矮灌木。他们是生产者,解决的是实际问题。管理者在他们后面拟定政策,引进技术,确定工作进程和补贴计划。领导者则爬上最高那棵树,巡视全貌,然后大声嚷道:“不是这块丛林!”
而忙碌的生产者和管理者会怎么回答呢?“别嚷啦,我们正干得起劲呢。”
很多个人、团队和企业都是这样埋头猛砍,却意识不到他们要砍的并非这片丛林。当今世界日新月异,更突出了有效领导的重要性,无论你身处在独立期还是互赖期。与路线图相比,我们更加迫切需要的是一个愿景或目的地以及指路的罗盘(一套原则或指导方针)。世事难料,没人可以预见未来,一切都要靠自己的判断,而内心的罗盘则能够使你判断正确。
成功,甚至求生的关键并不在于你流了多少血汗,而在于你努力的方向是否正确,因此无论在哪个行业,领导都重于管理。
对企业来说,市场瞬息万变,积极的领导者必须紧盯商业环境的变化,特别是消费者购买习惯和购买心理以及员工队伍的变化,以便合理整合企业资源,拨正企业的发展方向。如果缺乏有效的领导,即使是高效率的管理,也只不过像在“泰坦尼克号上拉开躺椅”一样徒劳无功。再成功的管理也无法弥补领导的失败,而领导难就难在常常陷于管理的思维定式而难以自拔。
记得我曾在西雅图负责一个为期一年的主管进修课程,在最后一堂课上,一家石油公司的总裁跟我谈到他个人的学习心得:
“史蒂芬,你在第二个月指出领导与管理的差异之后,我就立即检讨了自己的角色,结果发现我根本不曾领导,而是每天都忙着管理,搞得焦头烂额,于是我决定把管理工作交给别人,自己则退出来,专心把握公司方向。”
“这实在不容易!放下那些迫在眉睫的公务让我十分痛苦,因为解决紧急事务更能给我一种成就感。相比之下,苦思如何领导公司,如何建立企业文化,如何掌握先机以及深入分析问题真是让我头疼。我手下的管理人员也很不习惯,他们无法再把难题推给我,所以日子更难过了。不过我决心坚持到底,因为我认定了自己必须做个领导者。现在我做到了,整个公司也脱胎换骨,我们更能适应环境变化,公司的营业额翻了一番,利润则增长了四倍,我真正发挥了领导的力量。”
个人生活中的领导意识更为匮乏,很多人连自己的价值观都没有搞清楚,就忙于提高效率,制定目标或完成任务。
我相信为人父母者也难免会走入类似的管理误区,只想到规矩、效率与控制,忽略了目的、方向与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