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科玉律已深植我们脑海,现在则是奉行不渝的时刻。
——埃德温·马卡姆(Edwin Markham)
美国诗人
有一次,我应邀去一家公司,解决员工们缺乏合作精神的问题。
总裁说:“问题的关键就是他们都太自私,不愿意合作,否则效率会大大提高。你能不能制订一个解决方案?”
我问他:“到底是人还是模式的问题?”
“自己观察吧。”他回答。
我发现,员工的确自私,抗拒合作,抵制命令,沟通保守,情感账户的巨额支出已经造成了信任缺失的企业文化。
我提醒总裁:“员工为什么不愿意合作?难道不合作会被奖励吗?”
“当然不会,”他肯定地说,“相反,我们奖励合作。”
他指着办公室墙上一幅宝马图,每个跑道上的赛马代表一位经理,跑道终点的奖品是风光明媚的百慕大群岛之旅。每星期他都会召集全体经理,一边训示合作的重要性,一边却以百慕大之旅作饵。换句话说,总裁口头上高唱互助合作,实际上鼓励彼此竞争,因为胜利者只有一名。
归根结底,这家公司的问题在于它的模式有误,这在很多商业、家庭和其他关系中十分常见。该总裁想用竞争模式实现合作,却发现这并不奏效,于是寄希望于一些技巧、计划或者措施。
结果是治标不治本,只关注态度和行为无异于隔靴搔痒,关键是要建立一种能突出合作价值的信息和奖励机制,激励个人和部门创造佳绩。
不论你是总裁还是门卫,只要已经从独立自主过渡到相互依赖的阶段,你就开始扮演领导角色,影响着其他人,而有助于实现有效的人际领导的习惯就是双赢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