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自己的生活中心

你现在的状况如何?什么是你的生活中心?有时并不容易回答。也许最好的办法就是详细考察支撑自己人生的因素。如果你能在下表中认出一种或几种行为,你就能追踪到导致这些行为的生活中心——一个限制效能的生活中心。

一般说来,我们的生活中心是以上某几种中心的混合体,依环境不同而有所变化。大多数人的生活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今天以朋友为中心,明天又变为以配偶为中心。

表4-1 各种重心的特征

中心类别 安全感 人生方向 智慧 力量
如果你以配偶为中心 ·感情和安全感建立在配偶对你的态度上。 ·极易受配偶情绪的影响。 ·与配偶意见不合或对方不能满足你的期望时你会极度失望,以致心灰意冷或发生冲突。 ·凡是可能不利于婚姻关系的,均被视为威胁。 ·根据个人与配偶的需求决定人生方向。 ·取舍一切事物的标准在于是否对婚姻或配偶有利,或以配偶的偏好与意见为主。 ·对周围事物的看法依其对配偶或婚姻关系的有利(不利)影响而定。 ·行动力量由于个人或配偶的弱点而受到制约。
如果你以家庭为中心 ·安全感建立在家人的接纳与实现家庭的期望上。 ·个人安全感随家庭起伏。 ·家庭声望决定自我价值。 ·对行为与态度的是非观念来自家庭灌输。 ·决策的基础是家族利益或家人需要。 ·完全以家庭的角度看待一切,以致眼界狭窄,过分依恋家庭。 ·行动受限于家族模式与家族传统。
如果你以金钱为中心 ·个人价值由手中财富决定。 ·对任何可能危及经济安全的事都充满戒心。 ·“利”是决定一切的准则。 ·“以赚钱为人 生目标”,自然难有正确判断。 ·力量被财富能发挥作用的范围所局限,目光狭隘。
如果你以工作为中心 ·根据职业角色来认定自我价值。 ·只有工作时才感觉自在。 以工作需要与工作成就衡量一切。 ·只扮演与工作有关的角色。 ·把工作视如生命。 ·行动受限于工作模式、行业机遇、组织约束、老板的想法以及在某时对某事的能力欠缺。
如果你以名利为中心 ·安全感来自个人名誉、社会地位或个人财产。 ·好与他人攀比。 ·以是否能保障、增加彰显自己的财产来衡量一切。 ·通过比较经济实力与社会关系来看待世界。 ·行动受限于个人购买能力或势力范围。
如果你以享乐为中心 ·唯有“乐”到极致才能产生安全感。 ·安全感为环境所左右,稍纵即逝,如同麻醉一般。 ·任何决定都以是否能带来极致享乐为依据。 ·只关注世界能带给自己多少享乐。 ·几乎毫无力量。
如果你以朋友为中心 ·安全感来自“社会之镜”。 ·极其仰赖他人意见。 ·决策的依据是“别人怎么想?” ·容易感到难堪。 ·以社会流行的观点看世界。 ·行动局限在让你感到自在的社交圈内。 ·你的行为和你的观点—样无常。
如果你以敌人为中心 ·安全感起伏不定,依敌人行动而变化。 ·时刻警惕敌人的行动。 ·寻求“志同道合”者的认同。 ·受敌人行动影响,缺乏自主。 ·任何决策都是为了与敌人作对。 ·见解偏颇,判断有误。 ·保护自己,反应过度,常陷入偏执。 ·力量有限,且只来自愤怒、妒忌、厌恶与报复心理——只有破坏,没有建设。
如果你以宗教为中心 ·安全感来自教会活动及教会领袖的评价。 ·自我肯定和安全感来自所属教派和与其他教派的比较。 ·以他人根据教会的教导和期望对自己做出的评价为行动指导。 ·认为世人只有信徒与非信徒之分。 ·行动力量取决于自己在教会的地位或角色。
如果你以自我为中心 ·安全感变化不定。 ·以个人需求、欲望、感觉与利益决定一切。 ·只重视外在事件、环境或决策对个人的影响。 ·只能单枪匹马施展力量,无法与他人合作。

生活中心如此摇摆不定,情绪上难免起起落落,一会儿意气风发,一会儿颓唐沮丧;一会儿斗志昂扬,一会儿又落魄消沉。缺乏固定的人生方向,没有持久的智慧,也没有稳定的力量或自我评价。

所以,最理想的状况还是建立清晰明确的生活中心,由此才能产生高度的安全感、人生方向、智慧和力量,使人生更积极,更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