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双赢就好聚好散
如果实在无法达成共识,实现双赢,就不如好聚好散(放弃交易)。
好聚好散的意思是,如果不能利益共享,那就商定放弃交易。道不同,不相为谋,所以我们之间没有期望,没有订立合约,没有雇用和合作关系,这比明确期望后再让对方希望破灭要好得多。
心中留有退路,顿觉轻松无比,更不必耍手段、施压力,迫使对方就范。坦诚相见,更有助于发掘及解决问题。即使买卖不成,仁义尚在,或许日后还有合作的机会。
有家小型电脑公司的负责人就有过类似的体验。他接受了我建议的双赢的观念,并且身体力行。他说:
“本公司曾受聘为一家银行设计全套新软件,合约一签就是5年。没想到1个月后,总裁换人。新总裁对我们的产品有意见,员工也感到新软件难以适应,于是他们要求我们更改合约。”
“当时本公司的财务状况其实很不好,为了求生存,我大可坚持依约行事。可是这种做法损人却不一定利己,既然产品不能令顾客满意,我同意取消合约,退回定金。但也告诉对方,日后若还有软件方面的需要,欢迎再光顾。”
“就这样我放弃了一笔48000美元的生意,这简直是自断财路。可是我相信,坚持原则一定会有回报。”
“3个月后,那位新总裁果真又打电话给我,带来另一笔总价24万美元的生意。”
在相互依赖的环境里,任何非双赢的解决方案都不是最好的,因为它们终将对长远的关系产生这样那样的不利影响,你必须慎重对待这些影响的代价。如果你无法同对方达成双赢的协议,那么最好选择放弃。
在家里,“不能双赢就干脆放弃”这个原则也能让大家感到轻松自由。如果在看什么电影的问题上僵持不下,那么不如放弃看电影,做些别的事情,总比这个夜晚有人欢喜有人愁的要好。
我有一个朋友,她们家参加了很多年的演唱活动。当孩子们还小的时候,她要负责安排曲目,制作演出服装,担任钢琴伴奏以及导演节目。
随着孩子们渐渐长大,他们的音乐品味发生了变化,对节目以及化装有了自己的主张,不再对母亲言听计从。
我这位朋友演出经验丰富,对观众的需求也十分了解。她认为孩子们的很多建议都不合适,不过也认识到孩子们需要参与活动的决策。
于是她选择“不能双赢就干脆放弃”,告诉孩子们理想的决定是被所有人认可的,否则不如各自在其他领域发挥才智。结果,每一个人都畅所欲言,努力达成一致意见,不管这个目标是不是能实现,至少他们不再有情感的束缚。
业务关系或者企业建立之初,这种“不能双赢就干脆放弃”的模式最现实可行,而对于持续性的业务关系,放弃未必可行,有时还可能产生严重问题,特别是对那些家族式的或者建立在友谊基础上的生意来说。
为了维系关系,人们有时要不停地妥协让步,嘴上说的是双赢,脑子里想的却是赢/输或者输/赢,这会引发很多问题,如果竞争建立在双赢模式和协同合作的基础上,问题就尤为严重。
如果不能选择“放弃”,许多生意将每况愈下,不是关门大吉就是转手他人。经验表明,在家族式或者建立在友谊基础上的生意启动之前,最好先就“不能双赢就好聚好散”这一点达成协议,这样事业的繁荣才不会导致关系的破裂。
当然,有时候这个模式并不适用。比如我不会放弃我的孩子和妻子(如果有必要的话,妥协会更好,这是双赢的较低模式)。但多数情况下,还是可以用“不能双赢就好聚好散”的模式协商的,因为这一模式意味着宝贵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