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领域的统合综效
我曾经与全体同事一起拟订公司的使命宣言。起先,会议进行得中规中矩,等到自由发言时,反应却极为热烈。只见共识逐步成形,最后付诸文字,成为这么一则使命宣言:
本公司旨在大幅提升个人与企业的能力,并且认知与实践以原则为中心的领导方式,达成值得追求的目标。
又有一次,我应一家大型保险公司之邀,主办当年度的企划会议。与筹备人员初步交换意见后,我发现以往的筹备方式是,先以问卷调查或访谈设定四五个议题,然后由与会主管发表意见。
我听说此前与会者在交流的时候通常都能够做到彬彬有礼,偶尔也会出现赢/输式的争执场面,但多数情况是毫无创造性,乏味无趣,从一开始就知道结果如何。
经我强调统合综效的优点,他们尽管有些不放心,仍同意改变形式。先由各主管以不记名方式针对主要议题提出书面报告,然后汇集成册,要求主管在会前详细阅读,了解所有的问题与不同的观点。这样一来,主管们在会上只须聆听,不须陈述,关注重点也由为自己辩护转向实现创造和统合综效。
我们先用了半天时间向所有人讲授了习惯四、五和六,并让他们练习,剩下的时间就全都用来推动创造性的统合综效。
人的创造力一旦得到释放,结果真是难以置信。兴奋取代了沉闷,所有人都敞开心扉,接受别人的意见,探寻新思路和新方案。会议接近尾声的时候,每个人对公司所面临的挑战都有了全新的认识,书面提议被废弃,意见分歧被重视和升华,新的共识开始成形。
一旦经历过真正的统合综效,人们就会脱胎换骨,会看到未来有更多这种开阔视野的机会。
人们有时候会刻意重复某个统合综效的经历,但却很少成功,然而,这些经历背后的核心目标却是可以重现的。就像流传于远东地区的一句哲言:“我们不应单纯地模仿大师的言行,而应该追求大师所追求的。”同样,我们不应该单纯地模仿,而应该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