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的过去

    许多家长对在课堂中积累的有关孩子的个人资料储备量感到非常担忧。比如,非营利机构inBloom在盖茨基金会(Gates Foundation)和卡内基公司(Carnegie)一亿美元的支持下,与九个州签署相关协议并建立了学生数据信息库。但是到2013年,由于遭到大量学生家长的强烈抗议,有六个州将计划暂时搁置。

    谁能责怪这些家长?《纽约每日新闻报》(New York Daily News)这样报道inBloom在2013年进行的项目:“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举动,教育部门将学生的个人资料移交给新设的私营公司,用于建立一个国家数据库,为那些与公立学校签订合约的企业服务。”

    在一些人看来,校方的做法无异于要求学生一边喝着油漆稀释料,一边赤脚走在仙人掌上面。而事实上,inBloom把完全控制权交给校方,由学校决定要储存什么信息以及对谁开放信息访问,协助学校控制这些资料是inBloom的工作重点。尽管如此,许多人仍然感到不安,因为在某处累积数量如此惊人的数据,这样的做法史无前例,他们对可能带来的后果没有心理准备。各个院校也尚未对此做好充分的准备。比如,家长团体就曾正确地指出,对学生学科信息的使用途径未经适当检查就上传的行为,是存在一定问题的。

    然而,这种直观的反对不仅来自传统上对个人隐私和数据的担忧,还体现在一个更加独特的方面。传统的数据保护大多聚焦在由权限失衡造成的、使他人有机会获取个人数据的问题的解决上,而现在关注的,更多的是已成定局的过去所带来的危险。

    这是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问题,因为我们人类是不断进步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改变看法、调整观点甚至重塑我们的价值观。这些转变部分与年龄有关:与年长的人相比,年轻人往往倾向于冒更大的风险;还有部分原因在于,我们置身于特定的环境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来自周围的观点会重塑我们的看法。在一定程度上,这是反思行为的直接结果,我们或许可以称之为心理和精神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