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教师与学校管理者
问:你们在书中提到,反馈、个性化和概率预测是大数据在教育领域有效发挥作用带来的三种重要的变化。从本质上讲,这三种变化是基于大数据的评价带来的。虽然如你们提到,一些政府部门希望建立机制从源头上保证大数据的安全和使用的安全,但是对使用大数据的普通教师、研究者、管理者来说,他们需要具备怎样的资质和能力?
答:随着工商企业和机构组织围绕着大数据重建其获益模式、文化和工作流程,日渐清晰的情况是,今天所必需的技能已经不同于在先前环境下获得成功所必需的技能。第一个变化是思维方式,如我们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所说的“大数据思维倾向”。这一概念表明,一个人在看待整个世界以及世界中的所有事物时,要从物质事物转向交互作用,并把它看作一个收集和分析数据的平台。
如果学校这样做时,它们会重新把自己想象成类似于工厂一样的场所,因为工厂中的所有投入和产出需要尽可能有效地予以测量。但是在这里,衡量效率的尺度是什么才能最好地帮助到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不是对管理者和教师来说最容易做的事情——这是学校系统的诸多方面在过去之所以存在的理由。大数据的思维模式使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尽其所能地测量、检测所有事物,以便发现为支持学生的进步在怎样的传导功能下做什么才最为有效。
然而,学校管理者在这样做时需要面临第二种挑战,因为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所从事的工作的本质发生了变化。教师和管理者自身要成为“数据脱盲者”(data literate),他们需要知道如何通过阅读图表来追踪学生的进步;他们需要知道如何通过分析概率预测,从而使自己能够解释这对学生意味着什么,并鼓励学生以某种方式(而不是其他方式)才能更有效地工作。
大数据不会破坏教学工作,至多只是改变它们,迫使教师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合作伙伴。由于教学的某些基础而单调的部分可以为计算机所取代(成为MOOCs,依教学任务或分级考试顺序而确定),教师需要将更多有价值的内容带给学生,并成为大数据学习系统与学生之间的连接点(interface)。
第三,学校变革的本质才是最重要的。这是大数据分析所需的基础设施。因此,学校系统就需要聘用那些能够熟知网络和数据存储的人员,他们是网络安全方面的专家,他们知道如何在建立系统以分享数据的同时注重保护隐私。而实现这一目标所需的技能,对于纸质文件和小数据时代的学校而言是全新的。当教育数据未被用来使教学适应个别的学生时,这些职业特性就不会成为学校管理的特征。但到明天它们就会是,因为其目的在于使学校支持并适应为世界培养学生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