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与求变且渐变的学校教育模式

    问:书中提到可汗学院、MOOCs和“个人的学校”这样的新教育模式,它们显然都特别依赖于从在线教育平台上获取数据。但实际上,学校教育中的面授教育依然占据重要位置,您认为未来的教育模式从整体上说,是不是在线教育在正式教育中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大?如果是这样,那学校教育面临的挑战是什么?

    答: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校的确需要增加更多的价值。MOOCs虽不会颠覆现有的教育模式,但它将渗透进所有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中。尽管如此,大多数教师仍然不愿意教授MOOCs,因此只能由教育部门主管指派资历最浅的新教师去任教。然而,如果负责这些基础课程的是一位杰出的教授,则能够更多地启发和激励学生,并通过增强他们对学科的热爱来改变其人生。

    最理想的情况是,这些基础课程均由世界上最优秀的专家来教授,而不是随便碰到谁就由谁来教。MOOCs在大学的导论性课程中和高中层面的基础教学中将大展身手,而最先涉及的科目将是自然科学和数学,因为在这两门课程中解释和局部敏感问题不那么重要。但MOOCs一定会找到恰当的方式融入所有学科领域。

    然而,学校依然会保持面授教学的传统。但既然其他学校都可以接入同一个MOOCs网络,而且这些精品基础课程将出现在绝大多数的教育机构中,那我们学校也必须这么做。在普通课堂层面不会存在什么对立的情况。由于基础课程都是相同的,因此重点的区别就是面授的课堂体验了。

    在MOOCs时代,学校需要将比以往更多的思考、关注和财力投入到面授的课堂教学中去。这与1970年代到1990年代之间,医学在西方出现的转变很相似。那时,医生的角色在从单一的诊断病情和告知患者病情逐步向人性关怀转变。医生不仅需要向患者解释医疗方案背后的原因,还需要跟踪观察患者经历的每一步诊疗过程。患者需要知情,并能得到权威的答案。

    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可以遵循同样的方式。虽然传统的师生等级制度仍将存在,但它的严格性将逐渐降低。教师和学生会发现,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角色更像合作者。与教师在一起的时间会更有价值,且更为有效,因为学生可能会得到围绕着概念和方法而量身定制的个性化教学以提高自己的学业成绩,从而超越大数据系统提出的要求。

    学校将要面临的挑战是要挑选、培养、管理并留住那些具备作为一个教练所应拥有的个人技能的教师,而不只是那些仅仅掌握其所教课程的知识的教师。这就需要重新设想未来的课堂设置,并重新设计与之匹配的课程。课堂中的设置需要改变。如果教学是个性化和在线的,不需要教师同时向所有学生教授相同的内容,那还有什么必要一定要学生们一排排坐着听课呢?

    也许常见的工作台才是最合适的课堂配置。毕竟,学生最终要加入公司,而那里的知识型工作者将会根据在给定时间内所要完成的项目而使用“公用办公桌”(hot desk)。大数据已经改变了教和学的本质,难道这种意识不应该先从学校开始培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