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大数据同行的一大风险

    有希望——但只是一个希望——按成绩编组制可能会因为大数据而消失。当学生按照自己的步调开展学习、学习的顺序也得到了算法上的优化,且能够取得最佳学习效果的时候,对他们进行正式的编组可能没有太大的必要。

    然而在现实中,情况很可能是相反的。定制教育实际上可能更为无情地恪守编组制,使得试图或是有能力打破特定轨道的学生更加步履维艰。今天的教育中有10亿条不同的轨道:每个学生各一条。其有利的一面在于,教育是为每一个个体定制的;而不利的一面在于,它就像困住我们的峡谷深沟,实际上可能更加难以逾越。我们仍然深陷于轨道之中,即使它是量身定制的。

    系统预测某个特定学生的成功概率可能是基于100万个其他学生的表现作出的,并且将以此为依据,向该生提供直接的定制教育,而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按成绩编组。这是否真的远胜于将该生编入一个普通班级,给他更多的机会寻找并展示他的真实技术水平?预测结果或许是准确的,在某些情况下也是有益的,但同时也是无情的。该生成为概率预测而不是自身能力的受害者。

    这些对我们在各方面可能性的预测,不仅会影响我们的行为,还将永远改变未来的格局——由一片开阔的空间转变为预定义的、拘泥于过去的狭窄区域。这会不会使我们的社会倒退为一种近似种姓制度的新形式——精英和高科技封建主义的古怪联姻?

    在20世纪,教育是最伟大的“均衡器”。而如今,与大数据同行是有一定风险的,因为我们对潜在后果和概率性结果的预测有加大教育不平等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