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是俄国当时政治思想斗争的需要
1905—1907年,俄国爆发的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失败以后,俄国进入了政治、经济、思想的全面反动时期,白色恐怖遍及全国。沙皇政府在政治上疯狂迫害无产阶级和广大进步势力,在思想上展开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猛烈批判和攻击。在沙皇政治高压和思想讨伐的双重压力之下,俄国社会主义工党在政策上发生严重分歧。以列宁为代表的布尔什维克主张退却的策略路线,认为党员和干部应该转入秘密状态,把秘密工作和合法斗争结合起来,以便积蓄力量,迎接新的革命高潮。孟什维克派的多数人则主张取消现有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取消党的秘密组织,甚至不惜以放弃党的纲领、策略和传统为代价,建立一个为沙皇政府法律允许的组织。这实际上是取消党和革命,向沙皇政府投降。以波格丹诺夫为代表的少数布尔什维克,否认改革处于低潮,反对合法斗争,主张召回党在国家议会中的代表,召回一切合法组织中的党员,保持所谓党的绝对秘密状态。这是使党同群众隔绝、孤立于群众之外、放弃党对群众的教育和领导的路线,这条路线不仅妨碍革命力量的积蓄,而且把党暴露在沙皇政府的屠刀之下。策略上的分歧是以理论认识上的分歧为支点的。孟什维克和波格丹诺夫代表的少数布尔什维克派,在同列宁代表的布尔什维克公开斗争之前,就在哲学上结成同盟,用马赫主义修正和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面对严峻的政治与思想斗争形势,列宁写作《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开始了对关系俄国革命事业发展大局的重大哲学问题进行“清理”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