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马赫主义对经验的规定

经验是马赫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阿芬那留斯对它谈论得最多,也最混乱,大体可以归纳为三类;第一类是没有客观内容的,“没有掺入任何非经验的东西”的纯粹主观的东西,即“纯粹的经验”或“分析的经验”;第二类与“原则同格”一样,既包括自我也包括环境,二者不可分割,被称为“完全的经验”“综合的经验”或“广义的经验”;第三类是以环境的存在为前提的对环境的描述。可见其规定是混乱不堪的,但是其唯心主义性质是显而易见的。马赫主义哲学之所以叫“经验批判主义”,就是因为他们企图把客观内容从经验中剔除出去,使其成为心理的东西。

列宁从三方面分析批判了阿芬那留斯对经验的规定。首先,列宁指出,阿芬那留斯是用经验来掩盖哲学上的两条基本路线的对立。其次,列宁引证资产阶级哲学家对阿芬那留斯的评论,说明他没有给经验作出一个明确的规定。再次,列宁通过引证费希特和耶鲁萨伦姆的话,说明马赫主义与内在论以及公开的唯心主义一样,都是“以侈谈‘经验’来掩饰它们的反动性”。

最后,列宁作出两点结论:一是经验一词早就被唯心主义者用来制造混乱以掩盖其唯心主义体系,现在又被阿芬那留斯用来搞折中主义。二是对经验概念的不同规定,“只是表现着被恩格斯十分鲜明地揭示出的哲学上的两条基本路线”[8]的存在和斗争。列宁指出:“在‘经验’这个字眼下,毫无疑问,既隐藏哲学上的唯物主义路线也可隐藏唯心主义路线,同样既可隐藏休谟主义路线,也可隐藏康德主义路线,但是不论把经验规定为研究的对象,还是规定为认识的手段,都还没有解决这方面的任何问题。”[9]

3.“思维经济原则”

马赫和阿芬那留斯认为,对思维来说,承认物质世界及其规律的客观性,既麻烦又费力、于是马赫提出“思维经济原则”,阿芬那留斯提出“费力最小的原则”。两原则均指研究问题、思考问题以省事、方便为标准。马赫在其原则下把物质世界归结为感觉的复合,阿芬那留斯在其原则下宣称实体消失了,只有感觉才是惟一的存在。列宁指出,“思维经济原则”和“费力最小的原则”都只能导致唯心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