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
列宁指出,马克思的《资本论》是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典范。在《资本论》中,首先分析了商品交换这个资本主义社会中最简单、最普遍、最基本、最常见、最平凡的人们碰到过亿万次的关系,科学地揭示了商品的两重性(内部矛盾的两个方面):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马克思从分析商品的两重性入手,进一步分析劳动的两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产生使用价值,抽象劳动产生价值。在商品经济社会中,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分别表现为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这便形成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在这里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占有的私人性和生产的社会性之间的深刻矛盾。
紧接着马克思分析了价值形态的矛盾运动和货币的产生、发展及其向资本的转化(这是由于劳动力变为商品和资本家通过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结果)过程,这样马克思就深刻地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社会化和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这个矛盾的阶级表现,就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马克思在深刻地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基础上,进一步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其他一系列难以克服的矛盾,如各个工厂的有组织的生产和社会性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城市和乡村的矛盾以及广大群众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等等。
在此基础上,马克思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必然性,无产阶级革命的不可避免性,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庄严宣告:“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8]这个结论,仍然没有过时。
从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种种矛盾的分析,我们看到,对立统一规律不仅是商品、货币、资本所固有的,是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而且是一切事物所固有的。因此,矛盾分析法,就应当是认识一切事物的科学方法。列宁说:“一般辩证法的阐述(以及研究)方法也应当如此(因为资产阶级社会的辩证法在马克思看来只是辩证法的局部情况)。”[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