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合流:国际开放联盟

    每个国家都在追求一条自己的道路,这条道路,根植于这个国家人民的文化当中。但是,经验告诉我们,历史的发展最终是站在自由这一边的。开放的经济、开放的社会和开放的政府,是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进步最深厚、最强大的基础。05

    ——奥巴马,在联合国大会上的演讲,2010年9月23日

    就好像一艘旗舰,当Data.Gov驶出港湾的时候,它缓缓前行,面对一片质疑、反对的声音,作为舵手,联邦政府的首席信息官昆德拉并没有减缓马力,面朝大海、不断前行,空间越来越开阔、越来越高远。终于,批评的声音在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波涛般的掌声和共鸣。

    随着Data.Gov上开放的数据越来越多,美国联邦政府的做法,开始在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层面得到追随和响应。2009年5月起,先后有加州、纽约州、密歇根州等31个州和芝加哥、亚特兰大、费城等13个大城市先后推出了各自的Data.Gov数据开放门户网站。

    一个舰队的阵容已经形成。

    这支舰队,也获得了来自国际社区的阵阵喝彩,除英国之外,加拿大、新西兰、德国、法国都开始纷纷效仿,推出了自己国家的公共数据开放网站。

    作为一名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奥巴马知道,他可以适时再迈进一步,把他“建立前所未有开放政府”的理念推进到国际社会,争取国际空间的支持。

    2010年9月23日,奥巴马作为美国总统,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了演讲。

    联合国大会是一年一度的联合国议事会议,由各成员国的首脑或高级代表参加,就重要的国际问题发表意见和观点。

    奥巴马在这次演讲中说,我们面对的,不是一个普通的时代。虽然各国的人民有不同的文化、面临不同的挑战,发展路径也各不相同,但归根结底,自由才是历史发展的最终趋势,而开放的政府、开放的经济、开放的社会正是人类之所以能够不断向前发展、获取更大自由的根本动力。

    他号召各个国家跟上全球技术创新的脚步,拿出开放政府的具体措施:

    “一个开放的社会可以支持开放的政府,但是却不能替代开放的政府。自由选择领导人、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这是人类最基本的一项权利。现在,我们要看到:并不是美国的要求和推广导致了民主在世界各地的成功,民主在一个社会的到来,是因为这个社会的每一个公民对社会管理开始发言并要求拥有一份决定权。

    ……

    我们还可以看到,在世界各地,创新正在为政府的开放和问责带来新的机遇。这时候,我们必须有所作为。当我们明年在联合国大会重聚的时候,应该对一些问题,例如如何提高透明度、打击腐败、鼓励公民参与、利用新的技术巩固国家的根基,带来具体的承诺和措施,拥抱那些正在点亮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思想。”06

    奥巴马的演讲,无疑是美国联邦政府新的号角。之后,Data.Gov明显加快了国际化的步伐。

    2010年11月15日,美国商务部、内务部共同组织了第一次开放政府数据的国际会议,来自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巴西等十多个国家的100多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的口号是:我们将共创历史(We Will Make History Together)。

    昆德拉和伯纳斯-李自然是这次会议的主角,在这次会议上,英美两国还正式形成了数据开放的伙伴关系。英国宣布,它们将尽快筹办第一届开放政府数据研讨会。07

    一周之后,来自全世界30多个国家的100多名代表齐聚伦敦,召开了第一次开放政府数据的研讨会。

    2011年的10月,第二届研讨会移师波兰。来自全世界41个国家一共250多名程序员、社会活动家、政府官员、公益领袖和记者参加了这次会议,在热烈的讨论中,酝酿了一个新的战略转变。

    会议指出,全世界已经有50多个大大小小的数据开放网站,仅仅再增加网站的数量,已经意义不大,要引导开放数据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深化,应该着眼于建立全世界统一的数据开放平台和开放标准。

    美国迅速对此作出了反应。

    2011年12月,美国联邦政府宣布,将和印度政府共同合作,把现有的Data.Gov改造成开源平台,在2012年开放全部的平台代码。源代码发布之后,全世界任何国家都可以免费引进、使用及修改美国的数据开放平台。印度将率先移植Data.Gov,作为其中央政府的数据开放平台。

    这个新的决定,再一次让美国站在了全世界数据开放和创新的潮头浪尖。

    这一次,这一创举的背后,除了昆德拉之外,还有另外一股力量。

    美国国务院也在为奥巴马的开放战略积极拓展国际空间。

    2011年7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和巴西外交部长帕特里奥塔(Antonio Patriota)在华盛顿达成协议,计划以奥巴马倡导的开放理念为基础,共同发起一个新的国际组织。不久后,英国、挪威、墨西哥、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南非陆续加盟,发起国增加到8个。

    2011年9月20日,这8个国家在纽约集会,宣布成立“开放政府联盟”(OGP),并发布了《开放政府宣言》08。8大发起国在宣言中誓言将用自身的行动来推动世界各国政府的开放,并许下了4大承诺。第一大承诺便是:向本国社会开放更多的信息。

    宣言书说:

    “政府代表人民收集并保存了各种各样的信息。人民有权利获取关于政府活动的各种信息。我们承诺:用可以重复使用的格式,及时主动地向社会开放高质量的信息,包括原始的数据。”

    申请加入开放政府联盟的门槛——参与国必须具备以下4个条件

    大合流:国际开放联盟 - 图1

    说明:可以看出,这4个基本条件都是奥巴马担任参议员和总统之后的主要政治主张。

    奥巴马在这次会议上发表了开幕辞和闭幕辞。

    第二天,9月21日,他又在联合国大会发表了一年一度的演讲。他这次演讲的主题是“和平”,但他还是利用这个机会,向各国政府的代表解释了发起“开放政府联盟”的原因。他说,要通过这个组织,和其他的国家联手,共同利用开放社会和开放经济的力量,提高社会对政府的问责度、激发社会和公民的潜力。

    几个月后,开放政府联盟又陆续收到了加拿大、意大利、希腊、韩国等42个国家/地区的加盟申请,其会员迅速增加到50个。其中,有31个国家/地区都建立了公共数据的开放网站(统计日期为2012年4月25日)。

    在这31个国家/地区当中,还不乏发展中国家。

    例如,本书一开始就提到的非洲穷国肯尼亚。2010年8月,肯尼亚通过了新的宪法,其宪法第35条规定:

    “每一个公民都有权获得政府拥有的信息。……每一个公民都有权修改、删除(政府保存的)不真实、有误导倾向的错误信息。”

    公民的信息权写进宪法,信息的开放自然是水到渠成。2011年7月,肯尼亚总统齐贝吉(Mwai Kibaki)宣布推出公共数据开放网站:opendata.go.ke。随着这个网站的建立,肯尼亚成为非洲大陆第一个开放数据的发展中国家。截至2011年底,肯尼亚的网站上共开放了390组数据。

    中国的香港地区也融入了这股大潮。2011年3月,香港推出了公共数据开放网站:Data.One,目前该网站只开放地理和交通两大类数据,已有近百组数据可供下载。

    全世界目前已经正式建立数据开放门户网站的国家和地区

    大合流:国际开放联盟 - 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