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有不尊重数据的传统
杨传银:现在国内对数据的重视您关注得多吗?据说国内可能是对内做统计,但是对外创造数据。
涂子沛:我很关注,但总的情况是,不尽人意。我在书中详细阐述了,中国人缺乏尊重数据的传统。我们现在好一些,认识到了数据的重要性,但还是有很多问题,集中表现在,数据普遍缺乏公信力。发布数据,是一件很严肃的工作,我在书中曾经提到,2000年美国国会甚至专门通过了《数据质量法》来确保政府发布数据的质量。这个法律规定,政府发布的数据,其产生方法必须是透明的,也就是说,要说清楚,数据怎么来的,每一个数据,都要有“出生证”,说明其产生的方法,这样做了,这个数据就是可以“复制”的,这意味着,个人可以通过同样的方法,获得和政府同样的数据和结论。美国的这些经验,我认为,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此外,我们还要回到刚刚谈到的开放数据,一个数据是孤立的、难分对错,一片数据才可以互相支持、互证真相,所以,要提高数据的公信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开放数据、让老百姓获得一个数据背后的一片数据。
我们社会常见的利用数据弄虚作假的问题,可以总结为几个方面:一是一叶障目,片面解释一个数据,其中也可能是别有用心、故意为之;二是人为地控制数据的收集和统计过程,使结果产生扭曲和偏差;三是暗箱操作、修改数据;最后就是无中生有、“创造”数据了,这是最糟糕的,因为假数据比没数据对社会的危害还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