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家们可以利用多种技术考证遗迹出现的时间。如果发现的遗迹是有机物,比如动物骸骨之类,就可以利用放射性碳定年法;如果发现了木质的残留物,比如一段柱子或过梁,可以应用树轮定年法;如果发现的是一个火坑,则可以选用古地磁定年法。

    用放射性碳元素进行年代鉴定的原理是,活的有机体可以从空气中或通过食物链吸收碳,碳的内部会保有少量放射性同位素——碳–14,这种同位素会以恒定的速率一直衰减,直到无放射性的标准碳。生物体死亡后,就停止摄入碳了, 这样在残骸中残存的碳–14开始规则性地衰减,出土时测量其碳–14含量,就能相当精确地确立它的年代了。

    树轮定年法能够奏效是因为,树木年轮间的宽度会因降水量的不同而不同。所以在类似的气候或历史时期,树木的年轮会比较相似。通过与已知年代、地域相同的树木年轮样本比较,就可以精确地知道具有同种结构的树木生长的年代了。

    古地磁定年法的作用机理则是,地球的磁场会以一种已知的方式随时间逐渐变换方向。火坑里的黏土或者其他材料在燃烧或冷却时都会留下一些弱磁性,和地磁联合起来考虑,就能提供关于这个火坑最后一次燃烧的时间。

    还有另外一些技术可以达到类似目的。比如,钾–氩鉴定法、热发光定年法、水化层年代测定法、裂变径迹测定法等。但是我想提醒读者注意的是:这里的每一种方法都是依赖于一系列的自然现象而奏效的。

    技术依赖现象是很普遍的。技术要达到某个目的,总是需要依赖于某种可被开发、利用的自然现象或自明之理。我说“总是”,理由很简单,一项技术如果什么都不开发,它就什么都不能获得。这是我提出的第三个原理。它和我之前所说的其他两个原理(组合和递归)同等重要。这个原理是说,如果你要审视技术,你总会在它的核心部分发现它所利用的效应。石油炼制要基于“气化原油过程中不同成分会在不同温度凝结”这个现象。一个下落的锤子则要依赖“动量传递”这一现象(即动量会从移动的锤子上传递到静止的钉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