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现象族群(包括化学的、电子的、量子的)被开发并加以利用以后,就自然而然地引起了技术的聚集。比如,与电以及电现象有关的设备和方法(例如,电容器、感应器、晶体管、运算放大器)会自然而然地聚集到电学中来。它们和电的介质结合之后,彼此就可以方便地“对话”。光以及与光传播相关的元素(例如,激光、光纤、光学放大器、光学传感器等)聚集成光电子学。它们互相传递光量子和光能单位,以服务于不同的操作。这样的聚集构成了我在第2章所谈到的复数技术。现在我还想就这个问题再展开谈一下。我认为每一个“集群”都形成了一种语言,在这种语言中,一些具体的技术(设备和方法)聚集在一起,构成那个技术进行表达时所用的语言。

    为什么个体技术要聚集成群?原因之一是它们是分享了现象的族群。但这不是唯一的理由,技术聚集在一起还因为它们分享了共同的目标:斜拉桥的钢索需要锚固设施,锚固设施需要重型螺栓,这样一来,钢索、锚、重型螺栓就自然集成在一起了。那些分享共同物理强度和规模特征的要素,大梁、桁梁、柱子、钢梁、水泥板等聚集在一起,它们在强度、尺度和应用范围上是匹配的,它们因此成为了结构工程的构件(building blocks)。就这样,要素积聚成群,进而为形成可用的次级构件服务。基因工程方法,即DNA纯化、DNA扩大、放射性标记术、排序、通过限制性内切酶进行切割、克隆基因片段以及表达基因筛检,组成了一个天然的装满模块的工具箱,特定的程序就从这个工具箱中产生出来。

    有时候,要素聚集的原因是它们可以分享同一个理论。例如,用来概括和分析数据并实施统计性测试的统计软件包,拥有一个共同的假设前提,即抽样在总体上应是正态分布的,因而统计软件包工作的基础是共享了所操作数据在这个性质上的假设。描绘一个技术集群的通常是某种共性的外在形式,即某些可以使共同工作成为可能的、共有的、自然的能力。

    我称这种集群、这种技术体为域。一个域可能是任意一个由不同要素构成的,从中可以产生设备和方法的集群,以及产生这些设备和方法所必需的实践、知识、组合规则及思维方式等的集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