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F TECHNOLOGY 技术思想前沿 揭示新现象有三种途径: • 重新关注在实验过程中被忽略的细节。 • 通过理论与推理寻找现象的蛛丝马迹。 • 某种尝试的副产品。

    如此看来,新现象的发现好像是逐步地、各自独立地进行的。但实际上并不尽然。通常,一个现象家族内已知的现象会导致后面现象的发现。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3他先用铜丝缠住一个铁环的半边,然后连上电池,这样在铁环内就产生了一个强大的磁场。然后他将铁环的另一边也用铜丝缠上,当他转换磁场时,会在第二个线圈中引起或“感应”出电流。他用磁罗盘检测后发现:“磁针会立即敏感地产生反应。”同样,断开电源时,磁针也会偏转。法拉第据此发现一个变化的磁场会在附近的导体中产生电流。

    我们可以说法拉第应用了科学的洞察力和实验完成了这个发现,事实也确实如此。但是,如果我们再深入一点,就会看到,法拉第发现、理解感应现象应用的仪器是建立在以前的发现基础之上的。换句话说,他所使用的电池应用的是以前发现的电化学现象;线圈缠绕在铁之类的磁性材料上会产生强磁场的现象是由荷兰乌特勒支城的格里特·莫尔(Gerrit Moll)此前刚刚发现的;而他用的电流探测仪的原理则源于奥斯特(Ørsted)11年前关于电流会使磁针偏转的发现。总之,法拉第的发现之所以成为可能,是因为此前已有相关的现象被理解和驯服了。

    随着现象家族被不断发掘,先前发现的现象为此后现象的发现提供了方法和启示。一个现象引发另一个,然后是下一个,直到最后相关现象的整个矿脉都被发掘出来。一个现象家族形成了一个井下硐室,硐室之间由矿层或巷道相连,一个通往另一个。然而这还不是全部,一个硐室,一个现象家族,会通过巷道通往任何硐室,即使通向完全不同的现象家族也可以。比如,先前的电现象就导致了后来量子现象的发现。现象构成一个被发掘出来的相互联系的硐室和巷道系统,而且整个地下系统都是可以相互连通的。

    一旦现象被挖掘了,它们又是如何被转译成技术的呢?这是我们后面要详细探讨的问题。现在,让我仅就其本身的性质进行一下说明。现象在本性上就是可以做点什么。当人们意识到这个潜在用途时,就可以驯服它做事了,比如将变换磁场感应电流这一现象转译为发电的手段,两者之间其实并不特别遥远。

    当然不是所有的现象都能够被驯服,但是,一旦一个现象家族被发现,就会有一连串的技术尾随而至。1750 —1875年,主要的电现象,例如,静电现象、电蚀作用、由电场和磁场导致的电流偏转、感应现象、电磁辐射,以及辉光放电现象都被发现了。随着对这些现象的捕捉和驯服,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方法、工艺及设备,其中包括电池、电容和电感、变压器、电报、发电机和电动机、电话、无线电报、阴极射线管、真空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