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将人类所有的技术都收集在一起会是什么样子。把过去的、现在的、所有曾经存在的各类技术,所有的工艺、设备、部件、模块、组织形式、方法,以及正在应用的或者过去曾经应用过的计算方法都堆在一起,那会是个什么景象?如果我们真能为此列一个目录,那么它的数量将是巨大的。
这是一个技术的集合,现在我们想要探究它是如何进化的。
我一直声称这个集合的进化是个自我创造的过程:新元素(新技术)的构成来自于那些已经存在的元素,而这些新元素又能为进一步的建构提供建构模块。现在我想要弄清楚这一切发生的机制。
窥一斑可见全豹,你可以从这个集合的一个角落去观察这个技术自创造过程的微缩图景。在20世纪初期,李·德·福雷斯特(Lee de Forest)1一直在试验改进无线电信号检测手段,他尝试在一个二极管中再插进第三个电极,他期待他的三极管能使信号放大。因为当时无线电信号传输能力很弱,所以这样的诉求在当时的情况下显得非常强烈。但是他没有成功。到了1911年和1912年间,包括福雷斯特自己在内的一些工程师几乎同时致力于如何设法把三极管与已有的电路元件合并起来以生产出一种可行的放大器的工作。放大器电路与标准元件(线圈、电容器及电阻)进行了一些稍有不同的组合之后便产生了振荡器电路,这种电路能产生出被当时社会寄予厚望的东西:纯粹的单频无线电波。当然,它依然需要其他标准元件的配合才能使现代无线电传输机与接收机成为可能。之后还要再通过结合其他元件才能使无线电广播最终成为可能。
而这还不是故事的全部。在一个稍有不同的电路中,三极管还可以被用作继电器:它能作为一个开关,通过控制三极管栅极的电压来开合电路。如果断开开关,继电器可以表示为0或逻辑值为“假”;如果连接开关,则表示为1或“真”。将继电器进行恰当的组合就可能产生原始的逻辑电路。这样的逻辑电路与其他逻辑电路和电子元件一起工作,就使早期计算机成为可能。因此,在其后大约40年的时间里,无论对无线电还是现代计算技术来说,三极管都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要素。
技术自身创造了自身。它从已有的技术集合中一点一点建构起来。我这里想要做的是详细描述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即技术是如何进化的,它是如何从最初如此简单的形态发展到现在这样一个不同寻常的复杂世界的。
我一直在讲技术是从已有技术中被创造出来的2(或者是从已经存在的技术中被创造出来的),让我解释一下为什么事实如此。任何解决人类需求的方案,任何达到目的的新手段,都只有通过使用已有的方法和组件才能使其在现实中实现。因此,新技术的形成(或成为可能)总是源于现有的技术,而且总是如此。如果没有压缩机和燃气涡轮机,没有机床来制造这些高精度的机器,喷气式发动机是不可能产生的。聚合酶链式反应是将分离DNA、解旋、附上引子、重建双链DNA等方法组合起来完成的。这是一种对已经存在的事物的组合。
读者可能会反对说,应该也有例外,比如青霉素。作为一种治疗的手段,青霉素是技术,但它似乎并不是以往技术的组合。但请思考一下:把弗莱明发现的基本现象转变为一个可行的治疗手段是需要一套非常明确的已有技术的。它需要生化过程去隔离霉菌中的活性成分,需要其他程序对其进行纯化,还需要生产和传送等过程。青霉素技术在这些手段和方法方面都有它的母系或来处,它不可能在一个不具备这些支撑元素的族群中产生。所以,是现有的手段使青霉素技术成为可能的。所有技术产生于已有技术,也就是说,已有技术的组合使新技术成为可能。
当然,造就一个使新技术成为可能的元素可能不仅需要单纯的物理条件,还需要其他包括生产或装配等在内的条件。确证技术的亲子关系也并不容易:将青霉素带到世界来的技术和方法有许多种,那么,哪一个才算是它的父母呢?我们可以说一定是那些重要的技术和方法,但当你想确定哪些是而哪些不是时,在某种程度上只能凭感觉行事了。但是,这并不会干扰我的核心观点:所有技术的产生(或成为可能)都源自以前的技术。
这又将我们置于何处了?严格来讲,我们应该这样说,新元素形成的可能性是由既有元素促成的。但如果说得宽泛些,那就是,技术是从已有的技术中产生的,是通过组合已有技术而来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技术集合中新元素的产生(或成为可能)源于已有的技术集合,结果就是技术创生于技术自身。
当然,说技术创造了自身并不意味着技术是有意识的,或能以某种阴险的方式利用人类为它们自身的目的服务。技术集合通过人类发明家这个中介实现自身建构,很像珊瑚礁通过微小生物自己建构自己一样。所以,假如我们把人类活动总括为一类,并把它看成是给定的,我们就可以说,技术体是自我创生的,它从自身生产出新技术。或者,我们可以采用温贝托·马图拉纳和弗朗西斯科·瓦雷拉自创的一个词——自创生,来描述这种自创生系统,这样就可以说技术是自创生的 [希腊语是“自我创造” (self-creating)或“自身涌现”(self-bringing-forth)的意思]。
自创生看起来有些抽象,更像某种系统的哲学理论。但事实上,它告诉了我们更多东西。它告诉我们,每一个新技术都是从已有的技术中来的,因此每项技术都站在一座金字塔之上,而这座金字塔又是由别的技术在更早的技术之上建立的,这个连续的过程可追溯到最早人类捕获的现象。它告诉我们所有未来的新技术都将来自现存技术(也许是以一种不明显的方式),因为它们都是构成未来新元素的元素,而这些新元素将最终使未来新技术成为可能。它告诉我们,历史是重要的:如果技术由于某种偶然以不同的序列出现,建立在这些技术之上的技术也会不同。技术是历史的产物。它还告诉我们,技术的价值不仅在于可以用它做什么,而且在于它进一步可能导致什么。技术专家安迪·格罗夫(Andy Grove)曾经被问:网络商业的投资回报是什么?“这好比是在问正在注视着新世界的哥伦布”,他答道,“什么是他的投资回报呢?”
自创生给人一种感觉:技术是通过扩展延伸到未来的,也给了我们一种去思考人类历史中的技术的方式。通常,历史呈现的是一套发明,它们发生在不同的时间,并且是不连续的,有时会有一些交互的影响。如果我们用这个自创生的观点重新回溯技术的起源方式的话,这个历史看起来会像什么?让我在这里作一个简略的回顾。
最初,第一个被利用的现象是自然界能直接呈现的。3有些材料被切削时出现了薄片状,这就是燧石或黑曜石带刃工具的根源;重物在坚硬的表面上可以碾碎东西,这是碾磨草药和种子的根源;柔韧材料通过弯曲可以蓄积能量,这是用鹿角或小树叉制成弓的根源。这些现象自然地直陈在大地上,使原始的工具和技术成为可能。接下来,这些原始工具技术再继续使其他技术成为可能。火使烹饪成为可能;挖空的原木使最原始的独木舟成为可能;烧制使陶器成为可能。由此又开启了更多其他的现象:某些矿石在高温下产生可以被塑形的金属,又因之产生了武器、凿子、锄头以及钉子。元素的组合就此开始发生:用纤维编织的带子或绳索被用来将木柄和金属绑到一块,这样就组成了斧子。技术和工艺实践的集群开始出现了,如染色、制陶、纺织、采矿、打铁、造船。风和水被用作能源。滑轮、杠杆、曲柄、绳索、齿轮的组合出现了,这些早期的机器被用于碾磨谷物、灌溉、建筑、计时。围绕在这些技术周围的工艺实践随之也有了进步。还有通过实验过程获取的对一些现象及其应用的粗浅理解。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理解提供了近距离观察现象的方法,随后对这些现象的利用开始系统化起来,也就是开始使用科学的方法——这是现代纪元的开始。化学、光学、热力学、电学的现象开始被理解和应用,通过仪器的使用(例如,温度计、热量计、扭秤)达到了精确的观察水平。技术的巨大领域开始运作,如热机、工业化学、电力、电子等。借由这些,人们又发现了更进一步的现象:X射线、无线电波传输、相干光等。进而是激光、无线电传输以及逻辑电路元件的不同组合——现代通信和计算就此诞生了。
就是这样,由少及多,数量多了就成为了专业的,专业化以后再发现更多的现象,使更好地利用自然法则进一步成为可能。到了现在,随着纳米技术的来临,被捕获的现象可以自己直接再去捕获现象,通过去移动和放置材料中的单个原子来达到更进一步的特定目的。所有这一切都起步于地球最初的自然现象。如果我们当初居住的世界具有完全不同的现象,我们就会拥有不同的技术。照此看来,从人类的角度来衡量,这是个漫长的过程,但从进化的角度来衡量,这却是一个短暂的过程。技术体就这样被它自身建立、深化、专业化、复杂化了。
我在这里说得简略,我没有谈到这一切发生的机制。在这章的剩余部分,我要去详细阐述技术进化的实际机制。这些将是我的理论的最核心部分。
请允许我先谈谈主导技术发展的更大力量,然后再把镜头推向更具体、更细节的机制。其中一股力量当然是组合,我们可以将它视为现有的技术体“供给”新技术的能力,无论是将现有的零部件进行总成,还是用它们捕获现象。另一股力量是需求,对要完成目的的手段的需求,还有对新技术的需求。将这些供给和需求整合在一起,就产生了新元素。让我们对比逐一加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