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总貌
中国和印度的历史不能像西方历史那样清晰明确地划分出段落,它们内部没有旗帜鲜明的对立,也没有不同力量和教派相互冲突时明明白白的精神斗争。东西两极性(die Polarität von Orient und Okzident)不仅仅体现在西方将自身同外部的他者区分开来的时候,这种两极性在西方内部同样存在。
西方的历史可以划分出下列段落:
到约公元前一千纪中期为止,是巴比伦和埃及的3000年。
从公元前一千纪中期到公元后一千纪中期,这1000年建立在轴心时代的突破之上,是犹太人、波斯人、希腊人和罗马人的历史,在此期间,西方在意识上形成了。
自公元后一千纪中期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在经历了大约500年的间隔后,差不多在公元10世纪,日耳曼—罗曼各民族的新西方历史在欧洲西部逐渐形成,到现在持续了大概1000年。在东部,君士坦丁堡(Konstantinopel) [58] 的帝国和文化一直延续到15世纪。在与欧洲和印度的不断接触中,通过伊斯兰教,那里形成了今天的近东。
在这数千年的进程中,西方坚决地迈出它的步伐,不畏断裂和跳跃,为世界带去彻底性,在中国和印度都没有发生这种规模的进程。在印度和中国,语言及民族多样性之间的区分或许并不比西方更小。但在那里,这种区分没有在斗争中成为立体凸显自身以实现自身的基础,没有成为一个世界的历史架构,在这个世界中,特殊的形态发展出一种势将整体冲破的能量和坚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