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动乱和新管理者
但到19世纪中叶,新兴经济活动和封建制度之间发生的冲突已到了难以容忍的地步,武士和农民阶层的过度负债和猖獗违约成了主要的社会问题。同时,严重的作物歉收导致了饥荒,1855年江户在一场大地震中饱受重创。经济停滞造成三井家族的布料生意入不敷出,同幕府和其他大名(宗族)之间的钱庄生意给其财务资源带了重大负担(Yasuoka,1998)。
三井家族的各大商行还受到了西方大国入侵导致的社会动乱的影响。19世纪50年代晚期一些贸易港口的开放,使德川幕府陷入了由黄金外流和一场封建宗族政变(其口号是“尊王攘夷”)引发的财政危机中。幕府随即召见了大商人,要求他们给予财政支援以平息叛乱。三井家族已承诺给幕府提供大笔援助,于是决定向一名叫三野村利左卫门(Minomura Rizaemon)的创业型商人寻求外部援助。三野村利左卫门出生于1821年,是一位小型植物油和糖料商的女婿。他拜见了小栗董正(Oguri Tadamasa),当时幕府的最高层官员之一,此人还在江户经营着一家传统企业,并和三井家族一起成了一名重要的幕府金融家。三野村利左卫门的敏锐眼光和谈判能力给三井家族留下了深刻印象,正是这点使三井家族在处理其财务困境时寻求前者的帮助。通过艰难谈判和自己积累的政治关系网络,三野村利左卫门成功地降低了(降到原先的13)幕府对三井家族的融资要求,在1866年,三井家族给了他一个相当于其钱庄生意首席主管的管理职位。
当三野村利左卫门加入三井财阀时,日本正处于社会和政治混乱时期。根据《日美友好通商条约》(Treaty of Amity and Commerce),日本于1853年被迫对美国开放了下田和函馆两个港口,后来在1859年开放5个港口(函馆、长崎、横滨、新潟和神户)用于国际贸易,从那时起日本开始参与国际贸易。除了美国外,幕府还被迫同英国、法国、荷兰和俄国签订了使日本丧失治外法权、关税自主权和最惠国待遇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由强迫国际贸易造成的黄金外流导致了快速通胀。日本,像当时的中国和其他一些南亚国家那样,似乎注定要成为一个准殖民地国家。对国际条约的不当处置促发了对幕府统治能力的质疑,且激起了对鼓吹“尊王攘夷”的人们的同情。身处内忧外患中的德川幕府开始丧失对日本的政治控制。同时,长州和萨摩等较偏远的藩的新一代年轻领袖正在蓄谋推翻德川幕府的统治,谋求并在天皇统治下统一日本。
尽管三井家族是德川幕府的供应商之一,但三野村利左卫门预感到了德川幕府政权的瓦解和新政权的出现,他建议三井家族给新政权提供财政援助,并放弃德川幕府政权。不出三野村利左卫门所料,第15代德川将军德川庆喜于1867年将政权奉还给天皇,1868年明治政府正式成立。新成立的维新政府握有的财政和政治权力非常有限,但它需要实现迅速工业化和组建一支强大的军队。在一名极有影响的维新活跃人物井上馨(Inoue Kaori)的帮助下,三野村利左卫门很快成功地同新政权建立了密切的政治关系,使三井家族能够在金融、外汇和贸易领域继续保持重要位置。但是,同新政权之间的密切关系对三井家族也是一笔金融负债,因为新政权的财政根基是如此薄弱。从一开始,新政权便面临一连串财政危机,1870年,它要求三井家族提供30万“良”(ryo,旧货币单位),以资助其扩大收入基础。即使对富可敌国的三井家族而言,这也是一笔巨款。但是,若三井家族拒绝施以援助,新政府便会垮台,日本很可能会再次受制于西方势力。三野村利左卫门选择了出售大量三井财产来筹集必要资金,因此赢得了维新政府的信任,进而使三井家族获得了更强大稳固的政治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