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讲 感情爆发的艺术:未来派与抽象派
未来派的艺术是乱暴的,粗野的,革命的,破坏的。他们并不是真要创造什么东西,立体派或者可说是想创造立体的“艺术”的;未来派则只有突击与爆发,只有这一点feeling。所以未来派既非形式,实在又非内容与思想,只是像爆裂的炸弹,内容爆裂而已……到了抽象派,这一点更加彻底。只有抽象化的feeling,连爆发也没有 了。
自从艺术觉悟了主观表现之后,当然不再像文艺复兴期的视为憧憬与陶醉的机关,也不像印象派的视为纯粹的客观的观照了。塞尚以后的现在的艺术,是借用客观的表现的形式来积极地表出主观的内容。野兽派尤为彻底,有仅用“主观”来造成“艺术”的倾向。到了立体派,则更用主观的力来征服形体,破坏形体,使对象主观化,更用新的形式来构造其主观。然而立体派只是偏于艺术的形体方面、形式方面的新事业。至于“内容方面”“思想方面”,立体派仍是踏袭近代的传统,全无何等主观的积极的改造。到了未来派,不但打破艺术的传统的“形式”,而又否定、排斥思想的传统、一切既成的传统,而表现、创造他们自己的新艺术。未来派是从情感上出发的,所以最初就不拘形式。形式无论甚样都不成问题,问题全在于“感情”(feeling)。使郁勃于内部的激情,恣意地迸发,以表出革命的、破坏的、最急进的新兴精神。他们超越一切传统、概念,及根据这等传统与概念的批判,而在全新的“情感”的世界中用“艺术”的形来表现其主观,故所谓“未来派”,可否视为本来的意义的一种“艺术”,实在还是问题。他们当然不再在对象的世界中陶醉或观照,只是发射他们的猛烈的激情的feeling。所以未来派的艺术是乱暴的,粗野的,革命的,破坏的。他们并不是真要创造什么东西,立体派或者可说是想创造立体的“艺术”的;未来派则只有突击与爆发,只有这一点feeling。所以未来派既非形式,实在又非内容与思想,只是像爆裂的炸弹,内容爆裂而已。只是dynamic(充沛)的力,这力的表现,称为“未来派”而已。到了抽象派,这一点更加彻底。只有抽象化的feeling,连爆发也没有了。抽象派不许有何种概念或形容,而彻底地仅仅表现其feeling。
A Tumultuous Assembly.Numerical Sensibility,菲力普·马里内蒂创作于1919年,现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一、未来派——马里内蒂
未来派在艺术上虽然没有举多大的效果,但在种种意义上它是极奇特的运动。例如印象派、立体派等名称,都是别人给他们起的绰名之类的嘲笑的称呼,不是美誉的。只有未来派不然,是自己定的。又一般的艺术家,大都最初自己也没有拿定什么主张,听其自然地做去。未来派则不然,是主义与运动的积极的活动。又别的流派,大都最初没有一个中心人物在那里主动。未来派也不然,起初就有马里内蒂为中心人物而指挥运动。又别的艺术,尤其是绘画上的主义或流派,大都限于绘画一方面,至多及于雕刻而已。未来派又不然,普遍地为艺术上的一般运动——不但如此,又为生活上的一般运动。未来派运动并不限于绘画及雕刻,最初就要把诗、音乐、剧,统受“未来化”。又发表堂皇的议论,作宣传的演说。这实在是极有生气的怪物!
未来派因其主将马里内蒂的存在而色彩鲜明。发挥如上述的未来派特色,为其中心,主唱者,又宣传者的人,实在都是马里内蒂。
菲力普·马里内蒂(Phillip Marinetti)是纯粹的意大利人。留学于法国,为索邦大学的法学博士。他是大工场的所有者,每年获利甚巨,他有世间的信用,又有财力,又有才干,能作诗,作剧,议论,演说,真是一个有为的男子。他就乘机发起这未来派运动。1909年2月20日,他在巴黎发表第一回“未来派宣言书”。其宣言书分十一条,大旨是攻击“过去派”的传统主义之下的艺术,同时建设“未来派”。这原不但是对于艺术的挑战,他们“赞美战争为世界唯一的卫生事业,赞美军国主义、爱国主义、无政府主义者的破坏行动,赞美‘杀人’的美丽的观念,赞美妇人的轻狂……”一看全是茫无头绪的论调。他们又高唱“从时代上救意大利!”“战争万岁!”
1909年末,在博洛尼亚(Bologna)开盛大的未来派音乐会;明年二月又在米兰开第一次未来派绘画展览会。自此以后,未来派就成了具体艺术运动。除主将马里内蒂而外,未来派画家尚有五人:
1.波丘尼(Umberto Boccioni)
2.卡拉(Carlodi Carra)
3.鲁索洛(Luigi Russolo)
4.巴拉(Giacomo Balla)
5.塞维里尼(Gins Severini)
《弹性》(Elasticity),翁贝托·波丘尼创作于1912年,现藏于意大利米兰布雷拉美术馆
他们就发表未来派画家宣言书。同年三月,在德理娜开第三次夜会的时候,来宾与未来派画家之间大起冲突,成了辩论的战场的光景。此后又发表过几回宣言书,又开演说会,运动愈趋激烈了。然而过分走向极端,结局马里内蒂犯了破坏风俗的罪,坐了两个月的牢狱。出狱后他自然不肯屈服,1911年又在意大利及法兰西大行宣传。三月,在伦敦开展览会。五月,波丘尼在罗马万国艺术家协会讲演“未来派的绘画”。九月,Tripoli(特里波利)的战争开始。视战争为唯一的卫生事业的未来派,就立刻参加战争。从军中的马里内蒂曾作了一部有名的《战争记》。
此后又是另一时间。未来派的对于祖国的运动,方向稍稍改易,变为超国家的运动,同时又从时事问题上一转其方向,而入于纯粹的“艺术”中,变成对于过去派的一般的抗争。此后不是马里内蒂自己的运动,而有未来派的团体运动的意义了。
Tripoli战争以后的马里内蒂的一派,转入纯粹的“艺术”中,变成了对于全世界的Propaganda(传道会)。1912年2月,波丘尼、卡拉、鲁索洛、塞维里尼四人到巴黎开展览会,自己宣言:“我们的画是米开朗基罗以来意大利艺术发表中最重要的作品。”又挟了这些作品,遍游英、德、荷诸国,到处开展览会。在1912年中,未来派竟征服了欧洲的主要的部分。1913年又渡美利坚,在纽约及芝加哥的万国近代美术展览会中自己广告。他们想用艺术征服世界。
1914年,欧洲大战开端。听见了“战争”二字,他们立刻撇开了“艺术”,全身的血沸腾起来,狂叫“征服德意志和奥地利!破坏三国同盟!归附联合国!归附同血统的法兰西!”终于明年五月,意大利背弃了德与奥,依归联合国而参加大战。在大战中,他们不从“艺术”上而从“实际”上努力征服“过去派”。
战争告终后,未来派运动也已过了白热的时代。未来派的团体又急进地变化,有时参加(后述的)康定斯基的“抽象派”及(末讲所述的)皮卡比亚的“达达派”;而马里内蒂自己的一派,似乎渐渐变成过去派了。然而未来派从意大利鼓吹出来的时候,真同暴风雨一般,其势猛不可当。关于未来派的现代意识,现在没有详究的余裕,只能大略说明如下。
十九世纪的人类生活中,含有多量的颓废的分子,这是bourgeois(布尔乔亚)的社会组织的当然的经过。这分子流入二十世纪,到现在还很显著着。但现代已经不是decadant的时代,而是revolution的时代,action的时代了。所以现代actionists都痛感于现代的不合理与不自然而行动。意大利的未来派就是做了这actionists之一而奋起的。意大利国民具有最热烈的性情,及直情径行的爆发性。这等性质冲破了现代的郁结沉滞的空气而爆发的,就是未来派。所以未来派是“意大利的”,同时又是“时代的”。又不仅是一种“艺术”上的运动,乃反抗、攻击、爆发的激情取了“艺术”的形式而表现的一种事业。所以未来派完全是对于“过去”的革命,对于传统的挑战。它全部立在自己的立脚地上,故我们倘然用从来的美学、伦理学、艺术学的旧标准来批评它,就全然错误了。总之,在未来派中,以激情的爆发——情感的爆发为最主要的事。一切都不外乎是这情感的爆发,这爆发便是表现,便是艺术,然而这情感当然不是所谓宗教的、情绪的、中世的一类的情感,这是“现代的”郁勃的愤懑与激情,像机关车里的蒸汽一般的情感。试看鲁索洛的《汽车动力》,未来派画家的情感,正可拿这图中的汽车样子来比方。
《汽车动力》(Dynamism of a Car),路易吉·鲁索洛创作于1912年
《彭彭舞》(Pan Pan Dance),吉诺·塞维里尼作品
未来派的艺术的表现,主将马里内蒂有《电气人形》等脚本,又有未来派诗。最近他又作一种短剧即“未来派惊愕剧”。音乐也有未来派的,表现着近代音乐的最后。然欲说明未来派,不如从绘画雕刻上取实例为便。
未来派的先进者中,首推塞维里尼。他是从研究新印象派(即点画派)出发的。现在看了他的画,不免使人想起他的出发点的点画派。他的名作还有《彭彭舞》(Pan Pan Dance),描写一所大舞场中的纷然的情景,看去闪闪炫目。
波丘尼是在1916年战死的,他的代表作是《楼上所见的市街的杂沓》。塞维里尼描写光与明的方面的快乐与狂舞;波丘尼则用冷酷的态度描现代都市的混杂。这画中所描写的疾走的车、拼命的劳动者,犹如地狱的光景。
鲁索洛比波丘尼更为彻底。他还有一幅作品,题曰《快车》。画中所描的火车作蛇骨形,发出闪光,车的头仿佛芒穗一般地斜出。市街上的烟突都变横斜,似乎要坍倒了。这是看见快车时的瞬间的强烈的印象。
Simultaneous Visions,翁贝托·波丘尼创作于1912年,现藏于德国伍珀塔尔海德博物馆
Studio per Treno in corsa nella notte,路易吉·鲁索洛创作于1911年
卡拉有《米兰车站》《无政府主义者格尔理的葬仪》等作品,也是杂沓的描写。其作风近于立体派。
要之,未来派艺术的原理上的特征,是“情感的爆发”;其表现手段上的特征,是“瞬间性”“同时性”“同存性”三端。即未来派常从心象的情感的疾走的表现上出发。所以画中有一切的时间关系。印象派是把时间看作空间的;反之,未来派是把空间看作时间的。故未来派是从绘画雕刻上开始的、最明快的时间表现的艺术。这在过去并非未曾有过,然现在是“艺术”的真的时间化。时间化的一面当然带着运动化,这运动又是瞬间的。未来派艺术家的心象,是时间的疾走,瞬间追逐瞬间的心象。所以未来派要捕捉为心象的元素的“瞬间”来表现。因此他们要考虑特殊的表现法,怎样可把瞬间连续的心象表现在只有一个瞬间的绘画或雕刻上?他们要表现马的飞驰,试描二十只马脚。这就是“瞬间的连续”“瞬间的积集”的表现法。
《爱国庆祝会》(Manifestazione Interventista),卡洛·卡拉创作于1914年
《米兰车站》(Stazione a Milano),卡洛·卡拉创作于1909年
今就未来派的宣言中摘录二三句要语如下:
(普通的艺术家,都是)热心于描写不动凝固及一切静止状态的过去派。(我们)要从未来主义者的立脚点上研究一个运动的形式。这在我们以前是未曾有的。
艺术上一切都陈腐。绘画中全无一点绝对的意义。昨日的画家的真实,到今日是虚伪了。
要理解未来派的绘画的美,先须使自己的心纯洁。要蔑视以自然为唯一的标准的美术馆,先须取去自己的遗传与教养的障目物。
倘没有现代主义的感能的出发点,绝对不能描写或理解现代主义的画。
我们所要表现的,不是宇宙的力的固定的一瞬间,而是单纯的Dynamic的Sensation。
二、抽象派——康定斯基
“抽象派”(Absolutism),又称“构图派”(Compositionism),又称“至高派”(Suprematism),主用于康定斯基的艺术上。抽象派从未来派受得的影响很多,或可说是从未来派出发的。
何谓“抽象派”?就是在立体派的形体破坏与再构上,又发现了把艺术“抽象化”的一条路。未来派虽已轻视形体,但未曾“无视”形体。他们以形体为表现的工具,而表现的主体是情感。从这主张更进一层,表现情感时不必借形体为工具,便发生这抽象派。譬如从一个女子受得了很深的印象,这印象一定不是从这女子的全部上得来,而是从头的轮廓,或眼,或口上得来的。例如轮廓的线的感觉,眼的魅力;但这线与魅力,用写实的表现不能尽量表出。因为我们所要表现的不是那女子的颜及眼,乃是从颜与眼所受得的情感(feeling),故不必真个画出颜与眼的形体。这是抽象派的发端。康定斯基的画大都全无形体,只有纯粹的“色”与“线”。
何谓“构图派”?自后期印象派以来,“构图”一事在绘画上发生了非常重大的意义。绘画不是外界的物象的再现。不是与外界的物象有相对的关系的。构图是一个独立的空间,必须有脱离写实的特殊的构成——有长,有阔,有深的一个构成。所以构图是艺术的重大的要素。但现在所谓“构图”,并非指普通的装饰的构成,是指内面的意义上的,对于自然的“精神的反应”的造型的表现。再深入这艺术的境地,达于极端,结果就是把这自然的外观还原而为完全抽象的“线”与“色”的谐调。这就是康定斯基的“构图派”。
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是俄罗斯人,生于莫斯科,三十岁时迁居德国的闵行(München),就长住在德国了。1909年,与其他的青年画家、音乐家、诗人等共组一“新艺术家同盟会”。同年冬,在闵行开第一次展览会。又在德国及瑞士的各都会展览,批评甚好。1911年,其同盟会分组为二,康定斯基与下讲所说的表现派画家马尔克(Franz Mark)等另为一组,名曰“青骑士派”。后来青骑士派不知所终。马尔克转为德意志式表现派的画家,唯康定斯基仍是提倡又实行极端的“构图主义”。
康定斯基自己说,在他个人的经验上,有描再现的绘画的时候,与达到精神的表现的艺术的时候。他把自己的画分为下列三种。
1.再录外的自然的直接的印象的——(印象)。
2.无意识地自发地表现内的特质即非物质的自然的——(即兴)。
3.经过熟考的构成的内的感情的表现——(构图)。
即由知性意识到了创作的目的,而徐徐地表内的感情,方能作成“构图”。在那里早已不能认识外的物质的自物的幻影。这犹之近代的音乐,听去全无自然的鸟声、水声等的摹写,而只在美妙的音的谐调中感知作者的精神。故康定斯基的绘画,犹如用抽象的线、面,与色来作曲。这等线、面、色,综合而奏出的韵律,他称之为“精神的谐调”(Spiritual Harmony),在这点上看来,他的艺术与毕加索的艺术是同一根本原理的;不过康定斯基对于色彩方面更多意识,而置其绘画的精神的效果的基础于色彩的方面。他的画中,虽然也有几幅中有物质的自然的轮廓唐突地浮现出,例如《马与骑者》,但其画面的大部分仍是抽象的色与线与面交错。倘用旧式的鉴赏心理,而探索其形似所暗示的是什么意义,就徒劳了。因为康定斯基的绘画,是与乐器的演奏同样的;只有完全脱离形似的抽象的“形”与“色”的交响的谐调,暗示着作者的内的感情而已。
这完全脱离物质的形似,而用抽象的“形”与“色”来表出精神的谐调。康定斯基自信这是艺术的最高境,所以又名为“至高派”(Suprematism)。同时他又研究“色”的性质。例如赤是灼热的,是内面的;绿有安静之感;黄有外向的运动力,盲目地突进与人类的精力相似。又研究“形”的性质,谓并列的各“形”能因相互的关系而起变化;又各个的“形”能在自身中起变化。他就利用了这种形与色的微妙的性质,而达到他的内的感情的造型的构成,犹之音乐家的辨别单音与协音的性质而用以作曲。
完全脱离形似而抽象了的内的感情的“造型的表现”,他称之为“交响乐的(symphonic)构图”。又自然的形似虽尚存而当作精神的谐调而组成的绘画(例如《马与骑者》),他称之为“旋律的(melodic)构图”。据他说,这种单纯的构图,由后期印象派的塞尚及瑞士画家霍特勒(Ferd Holder)给它新生命而使成为“律动的”(Rhythm)。塞尚与霍特勒的画的确是“构图的”。霍特勒的画虽然并不用抽象的形与色,仍描出着物质的自然的形似,但这种物质的自然的形似都不过是当作画面的律动的构成的一要素而取用的。康定斯基在广义上也可说是表现派(见次讲)的画家,霍特勒原是德意志表现主义的代表的画家之一人。故抽象派与表现派也颇有共通的点。塞尚以后的新兴艺术,大概都同气而有互相联络的点。
《构成第27号》,康定斯基创作于1912 年
《构成第7号研究之二》,康定斯基创作于1913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