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升种大音阶

今以c音上方第五音g为主音,面向上排列八个音时,则其半音程的位置如下:

2.升种大音阶 - 图1

例46

即两个半音程之一在第三四音之间,之一在第六七音之间。前已说过,大音阶的定则,是必须在第三四音间及第七八音间用半音程的。上例的第一个半音,恰好是第三四音之间;而第二个半音不适合大音阶的定则。要它适合大音阶的定则,只要在第七音上附一个2.升种大音阶 - 图2记号,使这第七音f升高半音,则第六七音之间就变为全音,而第七八音之间变为半音,就适合大音阶的定则。即:

2.升种大音阶 - 图3

例47

把这2.升种大音阶 - 图4记号移写在乐谱之首,即谱号之次,则全曲中凡遇f音时皆升高半音,而新造成一个以g为主音的大音阶,即“G大调音阶”。

2.升种大音阶 - 图5

例48 G大调音阶

从这看来,截去旧音阶的下方四个音,以旧音阶的第五音为主音而造新音阶,新音阶的mi fa相当于旧音阶的si do,可不必改写;只要把上方的第七音升高半音,就作成新音阶。今再以G大调音阶的上方第五音d2为主音而作新音阶时,也只要在新音阶的第七音上再加一2.升种大音阶 - 图6,就合大音阶的定则而成为一个新的音阶。但从G大调音阶上方第五音向上写八个音,须用许多加线,甚为不便。故移下八音,从d1起记谱,如下例:

2.升种大音阶 - 图7

例49

把两个#移写在谱号之旁,即成为“D大调音阶”(下例中第一个#虽写在上方第五线上,但其效力仍及于下方第一间的f1)。

2.升种大音阶 - 图8

例50 D大调音阶

再以这D大调音阶上方第五音a1为主音而作新音阶时,也只要在新音阶的第七音上再加一2.升种大音阶 - 图9,就合大音阶的规则,成为一个新的大音阶。如下例:

2.升种大音阶 - 图10

例51

把三个2.升种大音阶 - 图11移写在谱号之旁,即成为“A大调音阶”。

2.升种大音阶 - 图12

例52 A大调音阶

C大调音阶的上方第五音上作起G大调音阶来;G大调音阶的上方第五音上作起D大调音阶来;D大调音阶的上方第五音上作起A大调音阶来——照这方法推演下去,可作出许多大音阶。简言之,就是每次拿音阶的后半部(四个音),作为新音阶的前半部,而在其上另添新的后半部,且在新加的后半部中的第七音上加一个2.升种大音阶 - 图13记号,这样,2.升种大音阶 - 图14记号每次增加一个,至第七次而积成七个,即2.升种大音阶 - 图15调,其关系如下(图中2.升种大音阶 - 图16示原有的半音,由左向右):

2.升种大音阶 - 图17

例53

升种大音阶共有七调,各调在谱表上的写法如下。这些#记号叫作“调号”。

2.升种大音阶 - 图18

例54

上例2.升种大音阶 - 图19调与2.升种大音阶 - 图20调,下方的主音上虽然没有碰着2.升种大音阶 - 图21,但其上方高八音的主音都在2.升种大音阶 - 图22上,故为2.升种大音阶 - 图23调。

理解了上述的法则,就可明白谱表上的调号2.升种大音阶 - 图24的记载法是有一定的顺序与位置的。如例54,G调的七音必须升半音,故在上方第五线上(即G调的第七音)加一2.升种大音阶 - 图25;由G调造出D调时,第五线上的2.升种大音阶 - 图26照旧保存,而在第三间(即D调的第七音)又加一2.升种大音阶 - 图27;再由D调造出A调时,以前的两个2.升种大音阶 - 图28照旧保留,而在上第一间(即A调的第七音)又加一2.升种大音阶 - 图29……可概括地说:2.升种大音阶 - 图30始于第五线,以后顺次下行四度,上行五度。惟B调第五个2.升种大音阶 - 图31(参看例54)上行时,势必记在加线上,颇觉不便,故仍取四度下行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