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绘画的学习法
“绘画的学习,西洋画有一定的方法,而中国画没有定论。因为西洋画容易学,中国画不容易学。学西洋画可以用功而成就,学中国画用功不相干,全靠天才。”
绘画的种类
绘画可从三方面分类。第一,以国土为标准而分类。第二,以题材为标准而分类。第三,以工具为标准而分类。分述于下:
第一,以国土为标准而分类 ,世间的绘画可分为两大类,即中国画与西洋画。现今的艺术专门学校的绘画科,便是分为这两系的。普通说起画家,也大都先问他是中国画家,还是西洋画家。可见这分类是绘画中最重要的。
中国画和西洋画的区别,很是明显。约略言之,在于写意与写实。即中国人作画,不肯依照客观的形象而模仿,常用主观把物象任意变形,故曰写意。西洋人作画,非常看重客观的物象,常刻意模仿,把物象画得同实物一样,故曰写实。所以中国画中所描的东西,往往不像实物,一看就知道这是手描出来的图画。西洋画中所描的东西,往往非常逼真,几乎使人看了要误认为真物而用手去拿。
西洋古代有这样的一个事:从前希腊有两个画家,一个叫做宙克西斯(Zeuxis),一个叫做巴赫西斯(Parrhasius)的,这两人在雅典为齐名的两大画家。有一天,两人拿出杰作来比赛。雅典全市的市民大家来看。宙克西斯先上台,他手中挟一幅画,用袱布包着。解开袱包,画中描的是一个小孩子,头上顶一盘葡萄,站在田野中。一切都同真的人物一样。忽然一只鸟飞来,向画中的葡萄啄了几下,又惊飞去。看的人大家喝彩,为了这画能够欺骗鸟眼,足见画得极像,而极像便是极好。后来巴赫西斯上台了,他也挟一幅画,用袱布包好。他把画放在坛上,不解包袱。看的人拍着手,催他快把包袱解开来。他老是不解。后来群众催得紧了,他才从容地说道:“我的画并没有包,这便是画!”原来他在画中描一包袱,描得同真的一样,使群众分不开来。于是群众热烈地喝彩,认为他的画比前者更好。前者只能欺骗鸟眼,后者竟能欺骗人眼。足见后者画得更像,更像便是更好。
从这故事,可知西洋人描画极注重写实。此风一直传下来,成为西洋画的特色。中国画就同西洋画相反。苏东坡有诗曰:“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就是说“你批评画的时候倘以像不像为好坏的标准,你的见解就同三岁小儿差不多”。可见中国画不专求像。那么求什么呢?后章当有详述。现在约略地说,求笔墨的神气。同写字一样,不在乎字的端正工细,却在乎笔墨的气势。所以在艺术修养浅薄的人看来,西洋画比中国画好。但在艺术修养深厚的人看来,中国画比西洋画高深得多,难学得多。因为西洋画可以依照了实物而仔细描写,只要功夫深,总可入门。中国画则全靠天才,没有天才的人竟无法入门。
第二,以画中所描的东西(即题材)为标准而分类, 中国画与西洋画略有不同。在中国画,有山水、人物、花卉、翎毛四大类。其中山水最为正格。自唐以来,我国山水画即独立。千余年来,经过种种发展,直至今日,向为中国画之表式。于此可见我国画家之爱好自然。人类初生,即有与自然对峙的感情。故畏怖自然,难得取作艺术题材。东西洋古代绘画的主要题材都是人物,其原因即在于此。后来人类思想进步,就知道爱好自然,而取自然为艺术题材。故绘画题材由人物而自然,是进步的状态。西洋画自然风景的独立,近在十八世纪。而中国则远在唐代,即七世纪。于此可知中国画的发展比西洋画早得多。
人物,在古代为绘画的主要题材。例如周明堂壁画,描写尧舜禹汤之姿,孔子看了徘徊不忍去,说:“此周之所以兴也。”汉代有麒麟阁功臣图、凌烟阁功臣图等。毛延寿为王昭君画像,因为昭君不用贿赂,画得很丑,汉帝把她送去和番。这事迹成为后世文学戏剧的好题材。这些都是人物画。于此便可想见古代人物画的发达。自唐以后,山水画占夺了人物画的地位。然人物画依然发达,不过位在山水之次。其中最普通的,称为“仕女”,是专写名士美人的。人物画大都用工笔。
花卉,在中国画中的地位不亚于人物。因为这也是自然之一种,与山水是相近的。其中最主要,是“四君子”,即梅兰竹菊。这四种题材,每种自成一式。有许多画家平生专门写其中的一式。例如专门画梅,专门画兰,皆自成一家。
翎毛,就是飞禽,大都用工笔描写。专写翎毛的画家较少。
中国画中还有一种特殊的题材,便是石头。石头这东西,在西洋画中是不成为画材的。但在中国画中很重要,可为学画的基本练习,又可为独立的一种绘画形式。常见一条立轴中,画着一块奇形怪状的假山石,此外并无一物,但自成一种格局。
以上是中国画的题材分类法。西洋画照题材分类,普通有人物、风景、静物三种。人物在西洋画中占有主要地位。虽然十八世纪以后风景画独立了,但是人物画的地位还在风景之上。因为西洋过去千余年由人物支配画坛,所以一时改不过来的。
风景,在古代西洋画中,只当作人物的背景用,描法也极幼稚。十八世纪末,方才独立,描法也进步起来。这与中国的山水画有异。中国的山水画,大都专写山景,难得在山中点缀几间简单的房屋,或桥梁、亭子等人造物。西洋的风景画,则包含山水、田野与都市,而且“都市风景”相当地重要。例如上海南京路的风景,在中国是决定不可入画的,但在西洋是很好的风景题材。
《南枝春早图》,元代画家王冕的代表作,他一生爱好画梅,能够入木三分地表现出梅花的傲骨峥嵘、清雅高逸
西洋还有历史画、风俗画等,也各自成一类。但这大都就是人物画或风景画之一种,故可不必另为分类。
《江帆楼阁图》,据记载为唐代书画家、“北宗派”山水画之祖李思训作品,现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第三,以工具为标准而分类, 中国画较简,而西洋画较繁。在中国,作画用的工具,只有毛笔、墨、纸、绢、颜料。绢极少用,颜料亦可以不用。故主要的工具只有笔、墨、纸,与写字差不多。所以中国画以工具分类,只有两类,即墨画与彩画。墨画只用黑的一色,或加以淡墨,故称为“渲淡”。彩画则用颜料。绢极少用,不能自成为一类。墨画在中国画中,占有很重要正大的地位。自从唐朝的王维开始,墨画即独立为正格的画法。唐朝有两大画祖,一是李思训,画山水用颜料,称为北宗;一是王维,画山水用墨,称为南宗。南宗在中国画坛的势力胜于北宗。于此可见墨画的重要。
黑色何以能够独立?这有色彩学上的根基:黑是红黄蓝三原色等量混合而成的。试用一分红,一分黄,一分蓝,用水调匀,即成黑色。红黄蓝三原色具足而且等量,色彩感觉最为饱和而圆满。黑虽然表面上是一色,其实三原色具足,所以圆满饱和,自能独立,且为正格。
西洋画以工具分类,常用的有铅笔画、色铅笔画、擦笔画、木炭画、色粉笔画、水彩画、油画等七种。这七种工具,各有特色,因而画的技法也各异。所以学西洋画的人,往往拘泥于工具,而专学一种。例如油画家、水彩画家、色粉画家、在西洋是最多的。关于工具,次章当有详述,现在但举名目而止。
《江干雪霁图卷》,唐代诗人、画家,“南宗派”之祖王维作品,现藏于日本
绘画的工具
绘画的工具,在中国画较简单,而在西洋画颇繁复。今分述于下:
中国画规定用毛笔。故其工具便是毛笔画的工具。中国画除毛笔外,有用手指作画者,名曰“指画”。此事虽古已有之,但难能而不可贵,终非正常的画法,所以现在不讲。毛笔画的工具,普通有下列诸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