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殿的艺术
看了以上所述的帕特农神殿建筑的视觉矫正的五要项,谁不惊叹希腊人的造形美感的异常的灵敏?想象了这殿堂的十全之姿,而反观我们日常所见的所谓建筑,真是草率了事,谈不到“美术”的。
这回要讲的是希腊的神殿建筑。希腊的神殿,是古今东西最精美的、最艺术的建筑。我要讲得稍长些。
一、希腊精神
开头先得把希腊的国情讲一讲。
希腊人是全世界最“艺术的”民族。这与其国的天时地利都有密切的关系。它的地点位在半热带上,气候温暖,五风十雨,故土地肥沃,生物繁衍。这是希腊文明的稳固的根柢。纪元前八世纪,希腊文明已经相当地发展。当时已有很进步的吟咏史诗,就是今日世间传诵着的《伊利亚特》(Iliad)、《奥德赛》(Odyssey)等叙事诗。这种文学,相传是当时希腊的盲诗人荷马(Homeros)所作。这盲诗人自己弹着当时的乐器里拉[10]而歌唱这些诗。可知文学、音乐,在希腊很早就发达。
希腊的地势很特别:小小的山脉,好像叶脉一般分布在全国,把全国隔分为许多小区域。住在各区域中的人民,犹似住在各教室中的学生,各自为一群而励精图治。然而其地三面环海,各教室由海道交通又很便利,并不是完全声气不通的。因了地势特殊的关系,希腊自然地变成“都市国家”。每一区为一都市,希腊全国就由各都市联合而成。都市国家的民风的特色,是缺乏意志的疏通,而富有竞争的精神。所以各区域好像各小国,对外时联成一家,平日却互相比较、竞争,犹似学生的竞争分数。因此各区文化状态不同。最显著的,雅典人尚文,斯巴达人尚武。这是读过历史的人大家知道的。希腊地下富有良好的大理石,这是希腊建筑精美的一种助力。南国空气透明,使人民富有神性的观念,也是希腊神殿建筑盛行的一个原因。
希腊三面临海,境内四分之三为山地
希腊人的神性观念,与爱国心和艺术思想密切地相联络。这正是“希腊精神”的可贵的特色。所谓“希腊精神”,是一种爱国的自由自治的精神。但他们的爱国,不取自私自利的国家主义的态度,乃用宗教信仰的形式。而他们的宗教信仰,也不取严谨的唯心主义的态度,乃用艺术研究的形式。希腊人的爱国,经过了宗教的“纯化”,与艺术的“美化”,而显示一种非常调和的自由自治的精神。从古以来,国家人民的团结精神,未有盛于希腊者。希腊人视艺术同宗教一样,敬神就是爱国。故国势强盛时,宗教和艺术都发达。全国上下融和,精神与物质一致。自来群众生活的幸福,亦未有盛于希腊者。
希腊古奥林匹亚遗址,奥林匹克运动会便起源于此
希腊人因为爱自由,故艺术为他们的社会生活的必需之物。民众的意识完全是“艺术的”。为了“美”,大家忘怀了自己,把全身精力贡献出来。故自来民众艺术的优秀,亦未有甚于希腊者。希腊全岛自从西历纪元前七百七十六年开始,每四年举行一次国民竞技大会,叫做“奥林匹克竞技”。这会在名目上是为祭大神宙斯而开的;其实他们在神前竞技,借以奖励体育,提倡尚武精神。健康美是艺术的基础,尚武精神是爱国的手段。所以在这游艺会里,宗教、艺术和爱国,三位一体地融合着。在这竞技中,体格的健美为优胜的根基。无论男女,第一要修养健康的体格。竞技优胜的人,被照自己的身体雕刻一个裸体像,陈设在会中。裸体雕像就从这时候(前六世纪)开始盛行。在这样的奖励之下,健、美、强、光荣就合并为一物。故英国诗人济慈(Keats)咏奥林匹克的胜利的诗中有这样的句子:
表现力与美的希腊雕塑
’tis the eternal law,
The first in beauty should be
the first in might.
大意是说:“美中第一的人,应是力强中第一的人。这是永远的法则。”故希腊的艺术中,舞蹈发达得很早。舞蹈是一种很好的全身运动,而又表现出各种的姿态美。如莎翁所说,舞蹈是“四肢的笑”。在四肢的姿态上看来,我们平日行住坐卧,都是死板的,没有什么表情。惟有舞的时候,四肢表出美的姿态,当它一个脸孔看,就好像在笑。希腊人拿四肢的笑来敬神,比较起我们佛教里的膜拜来,更为自由而美丽。可见希腊是天生的艺术的民族。
希腊全国,如前所说,因小山脉的天然界限而区分为许多小邦。其中雅典和斯巴达二邦文化最为优秀,雅典人是属于爱奥尼亚族(Ionia)的,斯巴达人是属于多利安(Doria,一译多利亚)族的。这两族是希腊人中的最优秀分子,而性行显著地各异。爱奥尼亚人尚文,多利安人尚武。故雅典文艺的昌盛为古今所未有。雅典人信奉其明君伯里克利的话:“理想即实行。”故他们所有的美的理想,都结晶在艺术中而表现。他们的思想,可说是个人主义与国家主义的结合。尚武的斯巴达人,态度就完全和雅典人不同:他们完全是国家中心主义者。男子养到七岁,就要走出家庭,被交托于政府。由政府施以合理的训育,养成一个健全的国民。遇有战争,全国的人一致用他们的健全的身手去御侮。保国先于保身,国亡宁可身死。斯巴达的母亲们当孩子出征时,这样地对他话别:“你此去不是持了盾牌归来,必须用盾牌载了你的身体归来。”败归是母亲们所不许的。
古希腊著名政治家伯里克利(Pericles)的雕像,海神波塞冬神庙就是由他倡导修建的
这最优秀的二邦之中,雅典文明比斯巴达尤为炽盛。雅典的全盛时代,在于纪元前五世纪。自纪元前四百六十六年至四百廿八年的四十年间,为雅典全盛期的绝顶点。原因当然是国势的扩张;自纪元前四百九十三年至四百四十九年之间,希腊与波斯人战,屡获大胜,而大功属于雅典人。文化的全盛就在这大胜之后开始。当时雅典的明主,是大政治家伯里克利。他为纪念优胜,粉饰太平,首先提倡重修雅典守护神之殿。希腊人本来是富于神性的,伯里克利的计划也是因势利导,利用人民的神性来巩固国家。国家的胜利是神的佑护所致,敬神就是爱国。读者或将以为这也是一种愚民政策么?我以为即使是,伯里克利亦无罪。因为他自己也只享受市民一分子的权利,与雅典全体市民平等。拿宗教艺术作为收揽群众的心的手段,是真的。为谋群众的幸福而收揽群众的心,正是最善良的领导者的所为。
希腊人很早就有敬神的观念。纪元前五百十年,希腊出了一个暴君,百姓受其虐害。当时有两个志士,名叫哈莫狄奥斯(Harmodius)与阿里斯托吉顿(Aristogiton)的,仗剑入宫,杀了这暴君,为群众除害。全希腊的人崇敬这两位志士,当时请有名的雕刻家安特诺尔(Antenor)为这二人雕像。像作拔剑奋起之姿,勇武可敬,后代的希腊人就供祀这两个像,奉他们为国土的守护神。希腊国势果然日益强盛。后来波斯王讨希腊,陷雅典。波斯人相信希腊的强盛确是由这两个神像的佑护而来,便把它们夺了去。希腊人也确信他们的强盛乃由神像佑护而来,以为国民不可一日无此像,立刻另雕起两个来奉祀,所以这两个雕刻,相传有新旧二型。后来希腊有名的英主亚历山大大帝征波斯,进军的第一目的是夺回二神像。现今这像陈列在意大利那不勒斯的博物馆里;但是新型抑旧型,无从考知了。
希腊人对于神的信仰,向来是这样深挚的。所以伯里克利打了胜仗,做了全希腊的盟主,第一件事是重修以前被波斯人所毁坏的雅典卫城(acropolis)上的神殿。
二、希腊神殿
所谓卫城,是雅典市西南方的一个孤丘。形势很特殊:除了西面一个狭小的入口以外,其他三面都是断崖。其地面,南北长五百十四英尺,东西长八百九十一英尺。雅典市本来就建设在这小小的丘上,后来发展起来,移建在丘麓,而以丘为供奉神明之处。纪元前四百八十年,波斯军侵入雅典,毁坏了丘上的神殿。其后,自四百六十年至四百三十五年之间,伯里克利大胜波斯,就在这时候发起重修丘上的神殿。
鸟瞰帕特农神庙遗址
位于小丘之上的雅典卫城,是希腊最杰出的古建筑群
丘上共有三处神殿:位在西侧入口处的叫做Propylon,就是“山门”。位在丘的北面的叫做Erechtheum,音译为“伊瑞克提翁神庙”。位在丘的中央(稍偏右)的叫做Parthenon,即“帕特农神庙”,为丘中的主要的建筑,形体最大,工事最精,为守护女神的黄金象牙雕像所供祀的地方,便是本文所讲的主要题材。雅典卫城全景中,上方最高的一所柱堂(位在中央偏右),便是帕特农;其左面(即北面)较低而远的一所柱堂,就是伊瑞克提翁。但到了今日,这卫城山上的神殿已大部分被毁,只留存残废不全的遗迹了。
如前讲所说,埃及的帝王曾令十万人用二百三十万条二吨半重的石头在廿年间建造高四百八十六英尺的金字塔。希腊人决不会做出这种笨举来的,希腊人对于建筑艺术不在乎“大”,而力求其“精美”。图中所示的帕特农神殿,高不过七十英尺,然而材料和工作精美之极。自来美术史家称颂之为“人类文化的最高表象”,“世界美术的王冠”。读者看了插图,听到这种称颂的话,最初一定怀疑美术史家的夸张。因为图中所示,只是支离残缺的一只破庙,怎么当得起“最高表象”“王冠”的赞辞?不错,图中所示的只是遗迹图,但当二千四百年前,这遗址上曾经载着世界无比的精美的艺术品。二千四百年来的天力的磨损或人力的摧残,使它变成了图中所示的模样。(见下页图)
这神殿建筑动工于纪元前四百五十四年,前四百三十八年献神,到了前四百〇八年而完工。全部用世间最良的大理石,即所谓“彭特利库斯大理石”[11]建成。殿作长方形,向西。正面和后面各八根柱子,两旁各十七根柱子。内阵还有两排柱,每排六根。中央供着守护雅典的女神像,即雅典娜·帕特农(Athena Parthenon)。神像全用黄金和象牙雕成,右手执长枪,左手持盾,和平威严的一种女丈夫相。这像现今陈列在伦敦的不列颠博物馆的爱琴室中。世界各处的大博物馆中,都有同样的复制品。因为这是名手的雕刻。伯里克利建造这神殿时,聘请有名的雕刻家菲狄亚斯为工事总长,神像雕刻即出于菲氏之手。又请二位有名的建筑家,即伊克蒂诺(Ictinus)与卡利克拉特(Callicrates)。大理石的殿堂就是他们两人设计建造的。看似只有一排一排的柱子,并无何等巧妙;然而这殿堂全体的姿态,以至各小部分的形状,都是根据希腊人所独得的极进步的美感的要求而精密地构成。以此被称为“世界美术的王冠”“人类文化的最高表象”。现在再举希腊神殿构造的一例。读者看了这图,已可约略知道这种建筑的精美。现在可把关于这建筑的美术的设计约略地说一说,更使读者知道其精美的所以。
公元前5世纪末的雅典卫城复原模型
三、楣式建筑的特征
希腊的神殿建筑的式样,称为“楣式建筑”。楣就是屋顶下面的水平的横木。在石造建筑上就是一根横石条。这石条的下面,由许多柱支住,称为“柱列”。柱列为楣式建筑的主要部分。所以楣式建筑的派别,常以柱列的形式为标准而区分。这与埃及的神殿建筑相同。不过埃及神殿的柱不在外面而在里面,希腊则表出支在殿的四围,其殿称为“柱堂”。埃及的殿较大,人走进殿内去礼拜;希腊的柱堂较小,里面仅供神像,拜者都在柱堂外面的空地上。所以希腊的殿,外观非常注重,即柱列的形式非常讲究。
帕特农神庙是典型的“楣式建筑”
希腊建筑共有三种“柱式”。因为创行于多利安、爱奥尼亚、科林斯三地方,故称为:
1.多利安式(Doricorder)——健全
2.爱奥尼亚式(Ionicorder)——典雅
3.科林斯式(Corinthianorder)——华丽
三种柱式,由左至右分别为:多立安式、爱奥尼亚式和科林斯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