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眼镜里的场景
作为一款产品,谷歌眼镜引起了大众对场景运算的认识、兴趣和关注。本书的第二章将会对这一穿戴设备进行深度探讨。和其他现有产品不同的是,谷歌眼镜包含传感器、摄像头、麦克风以及一个可在你眼前放映信息的棱镜。相比1976年价值880万美元的超级计算机克雷1号,谷歌眼镜拥有更高的运算能力。它的重量只有49克,可以作为极富个性化的助手服务于你的日常生活。
举个简单的例子,当你走进机场航站楼时,谷歌眼镜将向你显示具体的航班信息。它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系统知晓你的位置和日程表,并可以检测到你的视野所及之处。它对你和你的活动模式了解得越多,就可以越好地服务于你当时的需求,甚至可以预测到你接下来可能的需求。
作为谷歌眼镜团队的技术领导和佐治亚理工学院计算机学院的副教授,萨德·斯塔纳是可穿戴场景技术的开拓者。他在Google+页面上做出了这样的解释:“作为一位智能助手,可穿戴式电脑已经陪伴我二十多年了,应该是这类体验里最长的纪录了。”他还创造了一个新词——“增强现实技术”来描述这一辅助体验。
1991年,斯塔纳就在他的博士论文中提到“穿戴式系统可以检测到用户所处的场景……”二十多年后,这一必要技术应验了他的预测。
我们在开始研究场景技术后,很快就发现对此技术的应用已经远远超出了这一广为人知的眼镜。2012年,我们见证了科研实验室里开发的各种可穿戴式技术转化成多种多样的产品和服务。我们发现很多有前途的企业家出售或设计创新产品用于零售、运输、政府、医学和家庭。这都是以通过了解用户和他们的环境为基础来更好地为他们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