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谁看谁

    人们能否接受数码眼镜的最大障碍既不是市场竞争也不是时尚因素,相反,关于隐私和有可能被监视的担忧则使许多人暂缓甚至永远也不会使用智能眼镜。

    我们真正所担忧的话题还没有被提及:如果一切反过来会出现什么问题?当你戴着谷歌眼镜(或者其他类似产品)时,你所看到的它也能看到。你所看到的一切都被收集成数据。如果谷歌眼镜要兑现成为你的超级私人助理的诺言,那很显然它必须知晓你的一切。

    但是这些数据归谁所有?如何被再利用呢?看起来谷歌是这些数据的管理者、拥有者和决策者。多年来,谷歌一直大力收集用户数据。

    迄今为止,谷歌在保护用户数据方面保持着良好的记录。尽管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它于2010年收购了一家面部识别技术公司,但它声称不会将这一技术用于谷歌眼镜。

    在2013年谷歌开发者大会上,谷歌眼镜的产品经理史蒂夫·李告诉数千位与会者,“任何”有关设计和功能的决策都是用来保护用户隐私的。这使我们感到放心,甚至是深受鼓舞。但这并不代表它是刀枪不入的。在发放给研发者使用的第一周时间里,就有技术人员两次黑入了谷歌眼镜,目的就是告诉谷歌该产品还是存在技术漏洞的。

    不过即使谷歌眼镜被盗或者被黑客入侵,甚至借给朋友超过了一定时间,谷歌都有能力将它关闭。小偷不能假扮主人并通过预存的信用卡信息来买东西。这听起来可能有些怪异,但如果一款设备能够如此智能,可以识别且仅听从主人的指示,那还是有一定好处的。

    事实是,所有技术从根本上讲都是有弱点的。从理论上讲,任何被建立的系统都可以被黑客攻击或被滥用。有些坏人同样拥有超乎寻常的技术能力和创造性想象力。我们可以告诉你,谷歌眼镜被恶意篡改的可能性要比对此并不了解的人所说的小得多,因为他们在这个问题上并未深入研究只是凭主观想象。

    谷歌或许不会像乔治·奥威尔的小说《一九八四》里的那个“老大哥”一样,但它肯定会一直观察你。

    有关数据所有权的争论在这个问题被解决之前还将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与此同时,管理工作似乎要落在谷歌及其他数据采集公司的身上。

    当政府机构出于国家安全、犯罪活动嫌疑、避税等理由想要查看这些数据时该怎么办?如果是记者、招聘人员或者离婚律师想要查看这些数据时又该怎么办呢?在关于谁有权查看我们的数据这个问题上,我们有话语权吗?甚至说当我们的数据被审查时,我们是否会接到通知?

    就个人而言,我们相信谷歌目前的负责人能够肩负起责任。但这家公司成立还不到20年,而且还有很长远的发展之路。20年后会由谁来运营它呢?他们是受道德约束还是受利益驱动呢?

    他们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未来的决策者们在做决定时是更关注财务问题还是会兼顾道德规范呢?这些问题我们无法回答,谷歌或者其他公司的高管也同样无法回答。但数据所有权是所有现代公司都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认为这有理由引起关注,也希望这会成为一个长期且对公众透明的讨论话题。

    在第十二章中,我们将重拾新场景时代下隐私这一复杂的话题,其间我们会频繁地提及隐私。我们发现有必要在本书的大部分章节里提到它。

    在下一章您将看到,我们在看一盒麦片时,都有理由来担心隐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