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和小心尝试

    另一批潜在的早期采用者或许更具商业利益——商业卡车车队业主,因为他们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收回数十万美元的投资。

    目前很多重型卡车都配备两名24小时倒班的司机。采用自动驾驶技术的卡车公司将会裁员。人们最初看到自动驾驶的大卡车也许会感到惊惶,但迟早会认识到它在安全、经济和环保方面的优势。

    如果大型卡车公司最先采用该技术,那么小型卡车运营商比如联邦快递、家具搬运公司和比萨厢式送货车都会效仿。这将刺激价格进一步下调,或许最终成为豪华车的一个选配装置。

    这些都会化解公众对自动驾驶车辆的不安之感。毕竟如果它的安全性可以保障18轮大卡车连续行驶数千英里的话,那么该技术足以驱动一辆家用沃尔沃轿车载着孩子们去参加足球比赛。

    与此同时,汽车工业将谨慎前行,如同本书第三章里谷歌的纳拉亚南所提到的那样,通过小心的尝试使技术走上正轨并使人们做好准备去接受它。

    自动泊车就是这样一种小心的尝试。2013年奥迪的一部YouTube短片展示了即将实现的自动泊车功能。不知何故它使我们想起了老西部片里的场景——只要牛仔吹下口哨,他的马儿便会跑过来。

    奥迪短片中的主人公不是牛仔而是一位女商人,她所用的也不是哨子而是一款移动应用程序。她下车掏出手机并命令她的奥迪车停进车库里。观众们看到无人驾驶汽车缓慢地开上车库坡道,找到一个合适的角度倒进了车库。

    然后她用同样的程序让车从车库开了出来。在等待的时候,她看到车辆向她靠近。通过手机上的位置传感器,车辆能感知车主的位置。

    安妮·利恩是一位独立自动驾驶顾问。她曾经在位于加州门洛帕克的大众集团电子研究实验室担任项目经理,负责奥迪、宾利、布加迪、兰博基尼、保时捷和大众品牌概念车的产品和营销。在无人驾驶实验车型的研发过程中,她起到了关键作用。

    利恩更喜欢将无人驾驶汽车称为自动汽车,她解释说:“除了完成一些有限的低速度任务比如自动泊车以外,车辆要想在没有驾驶员的情况下完全实现自我运转还需要很长时间。”

    不管如何称呼,那都是具有自动驾驶能力的车辆,我们并不觉得换个说法就会减少它古怪的一面。

    利恩预测第一款面向公众的自动汽车大概会在2025年到2030年上市,而且价格不菲。她猜测,需要到2050年才会被普遍接受,这距离2013年就出现的潜在需求大约有40年的时间。

    我们本来对自动驾驶汽车可以更快出现充满希望,但利恩列出的诸多问题使我们感到沮丧。从概念产品展示转化成在公路上常见的一分子需要“许多增量步骤”,如技术提高、用户验收和成本,以及包括立法、责任和混合使用道路等在内的制度调整。

    利恩预测自动驾驶汽车将首先出现在“城市里,因为该技术更容易理解城市地形和交通模式,而且行车速度不会太高”。

    从整个产业来看,一些车辆已经具备了适应城市环境的功能:自动泊车功能通过传感器在即将撞上障碍物的紧要关头进行制动,避免剐蹭或撞坏保险杠;防拥堵辅助设备能够识别当前模式并为司机调整行车线路,从而降低油耗。

    其他车辆制造商或对利恩的见解随声附和,或对我们的问题置之不理。一位雷克萨斯的代表告诉我们,自动汽车“只是个概念而已,我们没有推出的计划”。这使我们好奇为何该公司会斥巨资在消费电子展上进行展示。

    福特社交媒体的负责人斯科特·蒙蒂认为“消费者还是更喜欢由自己来驾驶汽车”。蒙蒂的话也许有道理。我们注意到很多司机从不使用已经较为普及的巡航定速功能,他们又为何会选择使用无人驾驶功能呢?

    答案是多数人只有眼见为实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们相信当这样的车辆上市并变得更加安全耐用时,“能够将驾驶时间用来做其他事情”这一理念对于许多人来说将极具吸引力。

    汽车工业正在向自动汽车发展。为了撰写本章我们走访了很多地方,我们的所见所闻都证明汽车逐步能够按照司机的习惯做出决定。很多车都已配备了传感器,一旦检测到雨水,雨刷器便会开启。有些车则可以与其他车辆自动收发信息。丰田告诉我们车辆可以与信号灯进行交流以避免拥堵和路口碰撞事故。

    有些专家则更加乐观,认为无人驾驶汽车可以很快出现在我们周围的汽车产品展示厅内。通用汽车前副总裁鲍勃·鲁茨预测无人驾驶汽车将会在20年后推广开来。

    我们认为差不多十年后配有该技术的车辆就会变得更加成熟且价格更加实惠。在我们撰写本章节的时候,我们的朋友——《纽约时报》科技记者约翰·马尔可夫或许见证了一项科技突破:他坐在一辆无人驾驶且没有配备激光雷达的奥迪A7轿车里,以65英里/小时的速度驰骋在以色列的一条高速公路上。

    该车配备有名为Mobileye的视觉技术系统,该系统由荷兰的一家新兴公司研发,与激光雷达系统相比可以大幅降低成本。

    与此同时,特斯拉汽车的马斯克认为:“谷歌目前的系统太贵了,不如采用光学系统通过观察物体来判断发生了什么。”马斯克与谷歌创始人有着长久的投资关系和友谊。

    然而截至目前,光学系统只能于白天在平坦的高速公路而不是城市街道上运行。至于需要多久才能在全路况条件下安全使用尚无答案。但我们打赌会有创业者和合适的机遇来加速其市场化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