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是主观的
隐私是复杂而又变幻莫测的。隐私的程度是由许多变量所决定的。Facebook曾经允许用户用“一言难尽”来形容感情状态。我们认为这一选项也可用于隐私权。
作为家长,如果提供孩子所在位置和个人资料可以帮助他们减轻糖尿病或哮喘的痛苦,我们很愿意这样做。
然而,我们不希望有安全传感器记录我们在卧室的数据或行动。我们或许不会介意Facebook分享孩子在校音乐会上的可爱照片,但多数人不希望被分享的照片内容则是孩子站在自己家门前,而且家庭地址公开可见。
这样的用户控制功能在技术上并不难实现。只是因为场景技术的发展速度太快,以至于某些保障措施似乎被忽视或被避开了。
例如,如果有个大学生发照片晒他是如何在毕业晚会上狂欢时,在线服务会弹出一个对话框问:“你确定要这样做吗?这张照片或许不利于你找工作或要求父母给你提供暑假生活费……”
即使我们面对的危险越来越多,但近来警告似乎被屏蔽了。在场景时代,我们似乎在没有安全措施的情况下执行危险且不必要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