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条自己的路

    我17岁那年,曾一门心思地想要成为一名武士。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当时的现状所致,当时的境况就是无论你是实业家、商人,还是农民也好,都一样是社会的下等人,身份卑微,没有什么出头之日可言。可是,只要是出身于武士家族,就算是没有才能也能跻身于上流社会,为所欲为。

    针对这种现象,我感到十分地生气。为什么同样的人,如果不是武士就毫无价值了呢?可我也无力改变。那时我学习了一些汉学,读了《日本外史》等书籍,了解了政权从朝廷到武士的经过,心里多了一种慷慨之气。因而很不甘心一辈子只成为农民或商人,越发强烈地想成为一名武士。

    不过,我的目标不是单纯的成为一名武士,而是想借武士的力量,尝试着去改变当时的政体。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抱着作为政治家而参与国政的想法。而这也造成了我日后的背井离乡和四处漂泊。一直到后来我就职大藏省为止,几十年的光阴就这样被我白白浪费掉了。现在回想起来,我就痛心不已。

    说白了,在我的青年时期,我有过很多的志向,一直到明治四五年时,我才真正地决定投身于实业界。现在想来,那时候所立的那个志向才算得上是我真正的立志。本来,如果论素养和才能两方面,我投身政界,就是在朝自己的短处奔跑,直到这时,我才逐渐意识到这个问题。

    与此同时,我也认识到之所以欧美国家能这么繁华发达,完全取决于它的工商业的发展。而日本一味地维持现状,什么时候才能达到和这些国家并驾齐驱的时代呢?所以从那时起,我就有了投身实业的想法。从立下志向,四十多年过去了,我依然坚守信念,从未改变。对我而言,这才是我真正的立志。

    回顾以往的志向,很多都与自己的才能不匹配,不是根据自身切实的情况而树立的,所以才会导致它一再变动。而后来的志向,持续四十多年而不变,由此可见,这才是与自己的才能相匹配的志向。

    如果从一开始就认清自己,那么从十五六岁确立真正志向算起,到三十岁左右进入实业界,这中间就有十四五年的时间,从中我就可以积累不少的经验。如果真是这样,那大家今天看到的涩泽就一定不是现在的涩泽了,一定会比现在更优秀。可惜的是,我被青年时代的一时冲动所误,浪费了大好的时间。我之所以告诉大家这些,就是希望现在正在树立志向的青年能以我为前车之鉴,不要再犯相同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