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恶而知美

    我经常被人所误解,认为我是一个清浊兼容,不分正邪善恶的人。不久前就有人当面问我:“先生您把《论语》作为为人处世的根本原则。可是,在先生所影响和帮助的人之中,不乏和您主张相反的人,也就是非《论语》主义者。就算是被社会所责难的人,您却丝毫不顾社会舆论,坦然与之相处。您这样做,难道就不怕有伤您高洁的人格吗?我们都很想听听您的高见。”

    的确,他们的批评也许是对的,我自己也并不认为我所想的就没有错。不过,我也有我自己的想法。人生在世,除了要立身,同时也要为社会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多做一些好事。因此,把个人财富、地位和子孙荣辱放在第二位,而把为国家效力放在第一位。所以我的初衷就变成了为他人谋善事,帮助他人发挥自己的能力。或许,这就是让人误解的主要原因吧!

    自我投身实业界以来,所接触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如果这些人都能效仿我的做法,发扬自己的长处为事业而奋斗。即使是为了自己的私利,可只要所做的行业是正确的,那对国家和社会也都是有利的,那我表示理解并帮助他们达到目的。这个主张不仅是拿来对待工商业界的人士的,而且还用来对待拿笔杆子的人。例如,从事报纸和杂志的人来找我,请我谈谈个人的主张时,我想就算是我只发表部分观点,也能发挥出很大的价值。所以,对于那些出自于真心的请求,我都会欣然接受。之所以这样考虑,不单单是为了满足前来采访的人,也是在为社会利益作贡献。因此,就算我再忙,我也会抽出时间来接受采访。对于来访的人,没有什么陌生和熟悉的区别,只要我方便,我一定会耐心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希望。如果来访者的希望不违背道德、不过分,我一定会尽心尽力地满足他。

    然而令我困惑的是,有人却利用我的“开放政策”,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例如,有素不相识而找我借钱的人;有因为父母收入不够,而请我资助学费的人;还有正在做发明,而要我在发明成功之前给予援助的人;更有甚者,竟然是打算做生意而让我来投资的人。类似于这样有不合理请求的信件,我月月都能收到几十封。因为信上署了我的名字,我个人觉得我有义务一一过目。还有一些亲自上门提出各种希望的,虽然我都会接见,但对于他们不合理的请求或希望我都不是像信件一样默默接受,而是当面指出它不合理的地方,并且予以回绝。

    可能,有的人觉得我完全没有必要去看每一封信,接见每一个人。可如果真这样做了,那就是在违反我自己的主张,所以,我明知这样会增加我的事务,以至于没有空闲,可我还是不能怕这个麻烦。

    因此,不管是陌生人的请求,还是熟人的委托,只要是合情合理的,我都会尽力满足。一是为了这个人,二是为了对国家和社会作出一点贡献。当然,这当中肯定有的人不好,以后做错一些事。但是,我们要谨记这世上没有绝对的恶人,也没有绝对的好人,恶人未必就不得善终,而善人也未必不会食恶果。所以,不用那么憎恨恶人,如果可能的话,尽量把他往善的方向引。我也有过开始知道是恶人,但还是给予帮助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