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经营

    在现今的实业界中,常常会有缺德无能董事的出现,这些人把股东们的钱当做是自己的一样,随意使用,甚至以权谋私。久而久之,也就产生了公司政治。一个个的阴谋策划在公司内部形成,这对实业界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和国家政治相比,商业本来就是一个公开透明的机构。当然,除了企业和银行之间的商业秘密必须予以保密。例如借了多少贷款,谈拢的是多少利息,或者是以什么作为抵押的,凡此种种,都没有必要让别人知晓。在于一般的商品买卖,进价是多少,折扣怎么算,利润的问题等等,也没有必要让人家知道。总而言之,只要合理,正当地去与人竞争,不会被认为是不讲道德的一类人就可以了。除此之外,不把没有的说成有的,不去弄虚作假欺骗大家,能公开透明地去做一桩买卖。所以,我们还是不要把秘密刻意当成一件事去隐瞒才好。尤其是当今的社会,一些公司有了越来越多越多不属于它们应有的秘密。然而在那些本应该能有效遏止这种现象的地方,却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使之更加的猖獗。我认为,这种现象的出现和董事人选的不当有直接关系。

    照这个观点看来,只要把适合当董事的人放到适合他的职位上不就可以了吗?表面上看来是的,但实际上没有那么简单,这个祸根并不是这么容易就能消灭的。

    因为要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并不像想的那样简单。越来越多的没有任何管理能力的人身居其位,但是没有任何建树。就像我们知道所谓的挂名董事,把列名公司的董事或检查人作为消遣的手段;虽然这样做看起来很肤浅,但是却也是一个没有多大实权的职位。再一类就是好好先生式的董事,这类人身居高位,却没有什么管理能力和经营头脑,久而久之对部门的业绩也会有所影响。这类人虽然没有做什么危害他人的事,但最后也会成为企业进步的羁绊。还有一类人,比这两种人危害更加地大。他们时刻想着把公司作为自己的高升跳板,企图从中捞取好处。这种人是抱着某种目的出任董事的,罪恶的程度简直令人发指。他们会采用各种卑劣手段以达到笼络钱财的目的,例如放出假的消息说要提高股票的价格,进而虚伪地参与分红,把不属于自己的钱,通过别人赋予他的权利心安理得地揣进自己的腰包;或者是把还没有入账的股金私吞了,蒙蔽股东,这是显而易见的欺诈行为。更有甚者利用职权,偷偷地挪用公司的公款,投放到自己的事业上进行投机,实际上这就是一种偷窃行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归根结底还是缺乏道德修养的缘故。如果这些董事能诚心诚意地忠于自己的事业,不去做那些损人利己的事,这些事是不可能发生的。

    如果人们在工作的时候,能够想着自己所做的事是利国利民的,并且能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生活,全心全意地工作。那么,就算他做的事再微不足道,对自己没有很大的收益,也常常能够感到知足。这也是我为什么一直大力推崇儒家思想的代表作——《论语》的原因。对于这本在我的商业上的“圣经”来讲,我觉得孔子的思想对我们当今的生活是非常有帮助的。因为社会是一个整体,而我们人作为社会里单独存在的个体来说,首先一条是能为这个集体作出贡献,让他兴旺发达,繁荣昌盛。

    我还记得福泽翁说过一句话:“写了一本书,如果大多数人不能读,那么它起的效果也就非常少。所以,写书的人一定要牢记一点,执笔之前,一定要从有利于国家、社会的观念去论述。”关于这一点,我一直牢记在心。

    实业界当然也摆脱不了这个规律。对社会没有一点作用的工作,就不能称之为正当职业。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因为某个事业,使一个人成为了大富翁,却让所有人都陷入了贫困当中。这样的情况又该怎样看待呢?先不说他是多么的富裕,他的幸福会长久吗?所以我们提倡的是使国家整体的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