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德育

    现今我国的整个社会来看,所存在的弊端特别大。例如只把重点放在传授知识上,换句话说,不注意德育方面的发展。再看看学生的风气,与过去的青年不同,缺乏一种一鼓作气的勇气、努力和自觉。这样说,绝不是我这种过来人的自高自大。不过,现在的教育,科目众多,数不胜数,一味追求学习这些众多的科目,总感觉时间不够,由此看来,顾此失彼无法用心于人格、常识等方面的修养,这也是自然之势。这真是件遗憾的事。现在已处在社会中的人们姑且不论,面对以后将步入社会并想发奋努力、为国家尽心的人们,我希望在这一方面多加用心。

    不过就与我关系最密切的实业方面的教育来看,过去连实业教育的名称都没有,维新以后,到明治十四五年(1881年和1882年)左右,在这方面还见不到有什么进步,像商业学校那样的事物,其发展不过是这20年间的事。

    只有当政治、经济、军事、工商业和学习等方面都有所发展之后,文明的进步才能显示出来,缺少其中任何一方面都不是完全的发展,不能称为文明的进步。然而,在日本,作为文明一大要素的工商业,却长期不曾被重视。回过头来,看看欧洲诸列强,其他方面当然也在发展着,但其中特别发展的是实业,在我国的工商业中,近来世人们好像也开始注意到实业教育,并有了进步和发展,但可惜的是,说到教育方法,则与上述的其他教育方法并无二致,仍然急于将力量偏向于理智方面,而对纪律、人格、德义等方面则置之不顾,虽说是形势所迫,无可奈何,但也实在可叹。再看一下军人社会,这也是其教育法所造成的。

    做实业的人,除充分具备上述的诸品质以外,还必须重视的一件大事,就是灵活。从事实业的人,如果和执行军事上的事务一样,一一都要等待上司的命令,只怕会错过好时机,也什么事都要接受命令的话,就难以有任何发展。所以说,只是一味地偏重于智力的发展,只是追逐自己的利益的话,其结果就会陷入孟子所说的“上下交争利而国危矣”的状态。出于对此的忧虑,虽然能力不够,但多年以来,我一直努力设法不使事情走到这种地步,同时暗暗地在身边的实业教育中,使智育和德育并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