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养成法

    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我觉得最切实,最需要的是高尚人格的培养。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的道德观念非常好。后来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国民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以至于今天道德局面的混乱不堪。现在的年轻人把儒学视为陈旧的东西,一味地追求时尚和潮流,排斥甚至抵制这些东西。那个时候,基督教义还没有成为一般的道德法律,在明治时代也没有真正确定道德规范,所以那个时候,日本人民的思想处于动荡之中。国民精神无所寄托,民不聊生。

    现在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是,年轻人越来越不注重人格的修养了,这样的局面非常令人担忧。各大世界强国都信奉宗教,并且有相关的道德律;唯独我们大日本国却还是处在思想混沌的时代,难道就没有人感到羞愧吗?大家再来看看现在的社会现象,人们都纷纷偏向于极端主义,为了金钱,什么都愿意做。人人都这样,还谈什么国家富强,追求个人富强倒是真的,这个想法已经逐渐形成了一种社会风气。

    当然,致富并不是坏事,可以说是重中之重。我认为,以“箪食瓢饮,在陋巷,不改其乐”为生活准则最好。

    孔子曾经说过:“贤哉,回也。”(《论语·雍也》)这句话说的是追求功名富贵并不是坏事,并且是重要之举,理应受到支持。如果说人人都只顾着自己富裕,把国家的兴盛与繁荣抛诸脑后,一味只顾自己的话,那就值得大家好好想想了。现在的人看待金钱,已经形成了这种风气。换句话说,这是现在人,人格修养欠佳的表现。如果一个国家有了明确的道德底线,所有的国民都对它保持着信仰,那么,也就能扶正社会风气,在潜移默化中让国民形成一种人格。

    这也是我为什么苦口婆心地规劝年轻人们,要注重人格修养的原因。年轻人有活力,冲劲大,并且非常有上进心。所以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成为一个威武不能屈的人,要在谋求自身富足的同时,为国家,为人民谋福祉。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年轻人极容易受到蛊惑,所以更要把持住,坚持自我。

    人有各式各样的,有人信奉佛教,也有人是基督教徒,信仰不同的人比比皆是。针对不同的人,还有不同的人格修养。

    从我年轻时候起,我就立志要把儒教发扬光大。尊孔子为我一生的参照。所以我认为,具备忠义孝悌的人才是最具有权威人格的,只有这才是人格的最高修养。因为作为一个人来讲,最基本的也是这几个方面,忠义孝悌是一个拥有健全人格的人不可或缺的,同时是为人处世中最基本的道义。

    同时,智能的开发也要建立在这四点上,如果不是,也就不能称之为健全的人格。如果智能开发不够充分,也就不能很好地做到明辨是非,在日常的为人处世上也就难以发挥效力,因此也不算圆满地达到“忠孝悌义”。

    在为人处事方面,做到讲求原则,尽量避免犯错,这样的人生才能圆满。关于人生终极目的究竟是什么,也有着各式各样不同的说法;有人理解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也有人认为是不停地积累财富,取得足以令人仰望的地位。我向来是对这两种观点不赞同的,我认为如果不以有高尚人格为前提,取得不义之财或是通过不折手段取得的地位都不能算是真正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