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看待金钱(二)

    陶渊明的一首诗中曾经说过:“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朱熹也有警句:“青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以上这些话都是在告诫我们,尤其是青年人,要珍惜时间,切莫沉溺于空想和诱惑,因为时间一晃而过。如今的我也经常感慨青年时代真是过得太快了,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现在想回去也是没有办法了,青年朋友们要引以为戒,不要重蹈我们老一辈的覆辙。青年人的勤奋,和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息息相关,因此,凡是想有所成就的人,都必须在青年时代下定决心。

    说到下定决心,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注意,尤其是在金钱方面。现在社会的组织关系等越来越复杂,过去就有人认为无恒产者无恒心,所以,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上,如果对金钱没有足够的认识,那就很容易迷失。

    金钱是贵重之物,但同时也是卑贱之物。说它贵重,只因它是劳动的结晶,一物品的价格也只能用金钱来衡量。这里所说的金钱并不仅仅是金银、纸币等,而是泛指可以衡量一切的金钱,所以,金钱也可以被看作是财产的代称。

    回头看看中国的古籍,大多数人都鄙视金钱。如《左传》中说:“小人怀璧有罪”;《孟子》中引用阳虎的“为仁不富,为富不仁”等等。阳虎是一个值得敬佩的人,他所说的话都被人们当作至理名言。此外,我们也经常在书中看到像“君子财多损其德,小人财多增其过”这样的句子。总之,自古以来,鄙视金钱已然成为一种风气,认为金钱是君子不可近,小人也要回避的。其实,古人这样说也是为了矫正世人贪得无厌的坏毛病,结果走向了极端。所以这一点,一定要引起青年人的重视。

    以我平生的经验看来,论语与算盘应该是一致的。孔子在恳切地传授道德的过程中,对经济也是很关注的。这一点在《论语》中不难看出,尤其是《大学》中所讲述的生财之道。治理国家需要行政费用,普通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也都离不开金钱的支持。因此,必须建立起相应的道德标准,来调和经济和道德之间的关系。我作为一个实业家,为了能把经济和道德联系起来,协调一致,经常向大家说明使《论语》和算盘结合的重要性,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注意。

    以前,不仅仅是在东方,就是在西方也存在着鄙视金钱的风气。这是因为,一谈到经济,首先就会考虑得失,就会破坏谦让和清廉的美德,而人也容易受到伤害。为了引以为戒,就有人提出了鄙视金钱的观念,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社会风气。

    记得我曾在报纸上看到过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所有的商业皆是罪恶”。虽然这种说法很极端,可是细细品味,一切的商业行为都是有得失的,人容易被利益所诱惑,以致偏离正道,迷失方向,背离社会道德。为了告诫人们,才有了这么极端的言论。人性的弱点在于容易关注物质方面,忽略精神追求,以至于最后沦为物质至上,道德败坏的人。以前的人因为知识少、道义浅薄,以至于陷入罪恶的人很多,因此人们认为金钱是万恶之源,以至于最后形成一股鄙弃金钱的风气。

    随着社会的进步,拥有丰富知识、高尚道德的人越来越多。换句话说,由于社会大众整体的素质提高了,因而对金钱的认识也有了相应的进步,用正当的手段获取财富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对金钱也有了更正确而公正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