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看待金钱(一)

    自古以来,有不少关于金钱的格言、警句。有首诗是这样说的:“世人结交以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黄金被看成是支配友情的一种力量。不过,日本自古以来都是重视精神,鄙视物质的。友情被黄金所左右的这种现象,在世人看来是人心的一种堕落,让人寒心。可是,这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例如,开联谊会聚餐,这个过程能增进友情。又如,对于久别重逢的老友,要是不用酒菜招待,似乎很难畅所欲言,而这些都离不开金钱。

    俗话说:“钱能使佛光彩夺目”,投十钱就能放十钱的光,投二十钱放二十钱的光,这账是算得明明白白。又有“有钱能使鬼推磨。”这些话虽是讽刺,不过也说明了金钱的作用之大。例如,去火车站买票,无论你是富豪还是穷小子,买了三等票,你就只能坐三等车;而买了一等票,就可以坐一等车。同样的,这也是金钱在起作用。

    总之,金钱的巨大作用是我们所不能忽视的。但是,不管你花多少钱,也不能让辣味变甜味,却可以用无限多的糖来消除辣味。在今天这样一个社会,平日里再尖酸刻薄的人,只要一见到钱,立马就能换作一副笑容可掬的模样。这样的例子不足为怪,在政界中也是屡见不鲜。

    这样说来,金钱的力量还真是巨大。不过,金钱本身是无罪的,用得好与坏,完全取决于用它的人。所以,对于是否应该有钱,不能妄下结论。金钱不能辨别善恶,好人拥有了它,就变成了善;坏人拥有了它,就变成了恶,这取决于使用者的人格。我经常向人讲起昭宪皇太后御歌中的一句话:

    人心不同各如面,

    金钱是福又是祸。

    为了告诫社会上的人如何正确使用金钱,古人曾这样说过:“小人无罪,怀玉其罪”、“君子财多损其德,小人财多增其过”。读《论语》也会看到这样的说法:“富且贵焉,于我如浮云”、“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论语·述而》)《大学》里也说过:德者本也,财者末也”。这样的警句数不胜数。

    我引用这些格言警句,决没有轻视金钱的意思,只是想告诫大家,在为人处世时,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就要对金钱有清晰的认识。过分重视或轻视金钱都是不对的。孔子说过:“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泰伯》)孔子决不是鼓励贫穷,只是说:“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