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驳修养无用论

    在谈论修养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受过一个人的攻击。他的观点大体上可分为两点:其一是,修养会磨灭人的天性,所以不值得提倡;其二是,他认为修养会束缚人,让人变得卑屈。对于他说的这两点,我也要阐述一下我的个人看法。

    第一,说修养会磨灭人的天性,我认为这个说法不对。这是混淆了修养与修饰的区别,所谓的修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修身养性,这里面有锻炼、研究、克己和忍耐的因素。主要强调的是人要通过努力逐渐让自己达到圣人和君子的境界。为此,我要特别声明一下,修养并不是改变人的天性。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有充分的修养,那么,假以时日,他的品行和人格就会日趋完美,逐渐接近圣人的标准。如果认为修养会把人的天性磨灭,那么,也就是否认了圣人的存在。

    如果说因为修养使人变得卑曲的话,那样的君子也不就不能称之为君子,应该说是伪君子。这是一种错误的修养。人的天性是善良的,而我们的七情六欲往往会左右我们的心,就算是圣人也要对自己有所控制,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修养来克制自己。所以,我认为,说修养会束缚自己,让人变得卑曲这种言论纯属谬论。

    修养使人卑屈,是不注重礼节和忽视了虔诚的人的狭隘说法。我们常说的孝悌忠信、仁义道德都属于修养范畴,绝不是一般的愚昧卑屈所能达到的。《大学》中所说的“致知格物”,还有王阳明的“致良知”,也都是说的修养。修养并不是塑造泥偶一样,相反,他是结合自己的性情,加以灵性在为人处事中积累而成的。真正达到有修养的时候,就能分辨善恶是非,做到正确地取舍。

    这样断章取义地说话,是对修养最大的误解。修养在生活中具有非常广泛的意义,可以说是在精神、智慧、知识、身体,以及言行上最大限度地磨炼自身。无论你是青年还是老年,只要坚持不懈地修身养性,终有一天会达到圣人的境界。

    以上就是我针对修养无用论的反驳。我由衷地希望广大青年朋友们能吸收这个理念,努力做一个有修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