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归一思想
我们组织了一个归一协会,归一就是无外的意思。世界上的各种宗教观念、信仰等,不是最终都将归于一吗?不论是神、佛,还是耶稣,都是在讲人要遵循的道理。不管是有差别的东方哲学和西方哲学,最后也都将归于一。
所谓“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反之,所谓“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论语·卫灵公》)这真是千古名言。如果一个人缺乏诚信,表里不一,不能笃敬,就算是亲朋好友也会讨厌的。西方的道德观念也是如此,区别就在于西方偏于积极的一面,而东方则要稍微消极一些。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耶稣则说:“己之所欲,施之于人”,说法虽有不同,但都是在告诫人们要弃恶从善,只是一个从正面说,一个从反面说,道理还是一样的。深入研究之后,发现各个宗派和门之间,相互抨击,互相指责,实在是不明智啊!我不能断言所有的都能达到归一,但希望得到某种程度上的归一,因而才成立了归一协会。
协会成立数年后,成员不仅有日本人,还有一些欧美人士的加入,大家共同针对某一问题互相研究。四十多年了,我一直倡导仁义道德与物质利益的统一,并付诸了实际行动。话虽如此,可社会上的反面例子,屡见不鲜,这实在令人感慨万千。
对于我的主张,和平协会的保罗氏、井上博士、盐泽博士、中岛力藏博士和菊地大麓男都表示赞同,即便不能完全归一,但也一定能达到某种程度的归一。世上的事,有的时候会偏离正道,这本身不是一件好事,但真理不会因此而改变。在过去也有类似的观点,认为必须把仁义道德和物质利益统一起来,如果二者不能一致,就不能创造出真正的财富。
不过这样的观点,也仅仅是停留在理论上而已,如果将这一观点推广的彻底,那违反仁义道德的事也就不会再发生了。例如,负责购买公家物品的人,如果认识到收取贿赂是违反仁义道德的,也就不会这么做了;而商人能认识到行贿也是违背仁义道德的,也就不会再有行贿这样的事了。
这种关系要是再进一步,上升到政治、法律、军事等领域,一切事情都与仁义道德一致。只要一方能遵守道德,从事正当的买卖交易,那另一方也势必就不能单方面的要求行贿了。社会上的事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双方都不遵守仁义道德,就一定会产生矛盾。如果能让社会上的一切事情合乎仁义道德,那也就不会再有贿赂这样肮脏的事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