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期印象派之后,竞争的风气愈演愈烈。1905年,马蒂斯和朋友们举办展览,前卫的画风再次冒犯公众,被称为野兽派。接下来,绘画的革新只有打破形象了,这一步,由毕加索完成。
冲击欧洲绘画传统最为猛烈的立体主义,并不完全由理念造成,触发毕加索创作《阿维农少女》灵感的,是非洲木雕,换言之,是原始艺术帮助毕加索颠覆文明的欧洲艺术。这次颠覆是如此野蛮,以至于毕加索都不自信,刚画完,就叫朋友们过来帮看。
布拉克说,像吃绳子和喝松节油一样难受。
德朗说,明天毕加索会吊死在画室里。
毕加索没有因此自杀,可能是因为他没有彻底终结绘画。49年后,憨人波洛克自杀了,他是最有名绘画的终结者。无论如何,立体主义对形象的破坏已经不可收拾。布拉克惊愕过后,很快和毕加索站在一起,他的《葡萄牙人》,人物被肢解为繁复叠加错位的方形、锐角、圆弧等几何形体,以及类似中国山水画马牙皴的富于秩序的小方笔触。立体主义已经是绘画保留形象的最后一步了,下一步,是绘画的自杀。毕加索和他的同辈谁都可以但谁都不愿迈出这一步,甘当终结绘画的刽子手。
一切都被粉碎,革新路上剩下的空间不多了,后来者比毕加索还极端。蒙德里安、康定斯基、马列维奇、波洛克(图16)。罗斯科这些画家,在抽象绘画的路上差点把自己变成布料设计师、墙面粉刷匠。
巴尔扎克所预言的地步并非一蹴而就。绘画从写实走向印象,再从印象走向抽象的过程是反复的,每一步都充满疑虑。然而,革新者的自我怀疑最动人。1883年左右,雷诺阿说:
印象主义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我终于不得不承认,不论是油画还是素描,皆已技尽。总之,对于我来说,印象主义是一条死胡同。(《西方画论辑要》第371页,江苏美术出版社)
图16 波洛克《银色覆盖下的黑色、白色、黄色和红色》1948年 61cm×80cm 法国巴黎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藏
一直以来,雷诺阿崇拜安格尔的人体,他喜欢安格尔的《泉》,认为女神多么美,光洁的腹部多么动人。经过19世纪60至70年代的印象主义实践,雷诺阿回到安格尔,他1884年至1887年所创作的《浴女》,可视为带有印象主义特征的古典风:轮廓线或者说形体尽可能清晰(至少远看清晰),又溶解到空气和光辉之中。
勇敢的梵·高在接近抽象时,也曾困惑:
你知道,高更在阿尔时,我有一两次自由发挥一下抽象画法,比如《摇摆的妇女》和《读小说的妇女》,那时候,抽象在我看来似乎是一条有诱惑力的路子,但它也使人迷惑不解,上了年纪的人,甚至每一个人都会发现抽象是条死胡同。(《西方画论辑要》第396页,江苏美术出版社)
今天看,《摇摆的妇女》和《读小说的妇女》不过是平面化与简化而已,就让梵·高自己惊疑忐忑。这种困惑,在最年轻的新锐艺术家身上,并不存在,直到他们建立自己的牢笼。
1948年,波洛克做出前人停留在头脑里的事,开始进行一系列的滴彩的抽象绘画。这个举动,和蒙德里安等人的所作所为一样,都属于绘画的最后一步大革新,也是绘画的自杀。最终,波洛克也自杀了。此事等于隐喻:倘若绘画终结,画家何为?
毕加索、波洛克、罗斯科之后,那些展出空白画布、展出被划破的画布的行为,已近乎游戏和创意,行为虽然极端,但艺术家不再承受前人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危机。
六、同一方向的两条路
美术史叙事,往往把荣耀归于一人。塞尚被称为“现代主义之父”,其实后期印象派三杰代表三个不同的方向,缺一不可,即塞尚的理性与秩序,梵·高的激情与表现,高更的线描与平涂。
既然后期印象派是现代主义之父,那么安格尔和德拉克罗瓦就是现代主义的祖父。单论师承,这两个对手算是同门,然而德拉克罗瓦出道之作《但丁之舟》就背离法国新古典主义的美学,因为他在人物画上的分离笔触技术,绘画从此走向解体之路,随后印象派、野兽派、抽象绘画接踵而起。
19世纪上半叶的巴黎画坛,还有介于安格尔和德拉克罗瓦之间的库退尔的折中主义。他们的分歧,可以视为学院派的分裂,然而在安德勒·凯勒啤酒馆,德拉克罗瓦、安格尔、库退尔的学生彼此争论,同时不免被对方的观点吸引,有些人由敌对变成朋友,悄悄实验对方的方法。安格尔的早逝的天才学生夏塞里奥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他巧妙地结合了“线条”和“色彩”,却不被学院和沙龙视为洪水猛兽。
德拉克罗瓦做过却不曾说出的话,雷诺阿替他说了:
当我面对一个人体时,我在那上面看到许许多多有细微差别的色彩,我必须寻找这些色彩,以使画中人生气勃勃,并会颤动。
半个多世纪以后,画中人消失,颤动的色彩成为主体。巴尔扎克推想绘画将只剩下一团朦胧的色彩的时候,他看见的是博纳尔还是罗斯科?在印象派画里,万物仍然是主体,身体反射光,反映环境色。后起之秀博纳尔干脆用光色淹没人体,淹没万物,泛起光晕,一片闪烁(图17)。比起印象派前辈,博纳尔更为图案化,光的性格更为“心灵”而“内在”。这是一个方向:通过光,走向抽象。巴黎画派的德劳内走向抽象的同时,也向神秘主义更进一步,他的《向布莱里奥致敬》(图18)犹如通灵者的绘画,繁复叠加幻化的图形,光晕,宇宙的几何光学景观以及爵士乐一般的迷醉节律。对德劳内删繁就简,就是罗斯科的风格。罗斯科抽象的色域,在静谧中的颤动,把观者带到宗教的冥想当中(图19)。德拉克罗瓦和罗斯科的相似因素甚至比印象派更多,除了色彩、块面、空气、光晕、闪烁,还有印象派所缺乏的神秘性。巴尔扎克在19世纪做出预言,却未必想到具体的作风:罗斯科的作品,简直由几片逆光的彩色玻璃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