坂本繁二郎《放牧三马》 - 图1

    坂本繁二郎《放牧三马》1932年 布面油画79.6cm×99.0cm日本东京石桥美术馆藏

    第19届二科展出品灰色调色彩,非常符合日本的审美。

    坂本繁二郎《放牧三马》 - 图2

    儿岛善三郎《阿尔卑斯山之道》1951年东京国立近代美术馆藏

    运用了野兽派的手法,用明快的色块构成,同时实现了空间的展开和装饰性效果。

    坂本繁二郎《放牧三马》 - 图3

    岸田刘生《丽子像》1921年 布面油画46cm×38cm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岸田刘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应该说是他画的一系列的丽子像,丽子是他的女儿。他是把北方文艺复兴时期的手法融进自己的创作过程,用油画高超的表现力来刻画自己身边的对象。通过刻画的无限趋近,呈现出对象的灵魂。

    坂本繁二郎《放牧三马》 - 图4

    万铁五郎《裸体美人》 1912年 布面油画162cm×97cm 日本东京国立近代美术馆藏

    这是他的毕业创作,刚直的笔致,简化的形体,有强烈的表现主义倾向。他所推进的“非对象绘画”,一直是一个不可思议的谜。

    坂本繁二郎《放牧三马》 - 图5

    安井曾太郎《金蓉》 1943年布面油画 96.5cm×74.5cm日本东京国立近代美术馆藏

    穿着中国旗袍的丽人肖像,浮现出平涂的背景,更显得干净美丽。他留学归国后,又经历了探索的苦恼,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方向。这幅作品正是这一时期的作品。超越了画家本人的份量,达到了日本油画的最高水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本近代油画的成熟和限界,还可以看到东方与西洋的关联和自我确立的过程。

    坂本繁二郎《放牧三马》 - 图6

    三岸好太郎《海与射光》 1934年 布画油画 162cm×130.8cm 福冈市美术馆藏

    海边沙滩上横卧的裸体女性,周围是散落的贝壳。如果从西洋美术史的角度来看,可以想象到美神维拉斯。强烈的阳光下出现的光和影的对比产生一种不可思议的变换,提示了一个生与死的幻想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