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奈晚年得白内障之后,其艺术的方法论开始有违于印象派的理念。之前画面中的阳光变得不再重要,对象的轮廓模糊不清,科学地观察对象的方法消失不见,笔触变得越来越大,情绪越来越主观,个人的情感在画面中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开始取代科学认知的方法。莫奈越来越像一个后印象派画家。

    莫奈晚期的一些风格最激烈的作品,画面内容消失,强烈的笔触,颜色扭曲纠缠在一起,情绪躁动(甚至有些狂躁),这些带有一种毁灭倾向的,是莫奈最不寻常的作品,与莫奈大多数平缓、安宁的作品形成强烈对比。这些作品与莫奈原来印象派的风格不仅是不同的,而且是对立的。这种现象被我称之为“莫奈的幽灵”。

    六、莫奈的幽灵是一种自我的背叛吗?

    印象派在1874年到1886年的12年间总共举办过8次展览,而在这8次展览中莫奈只参加了5次(第5、6、8次展览没有参加)。缺席了3次的莫奈给出的理由是,他认为有些画家背离了印象派的原则而拒绝参加(也有另一个说法,有两次莫奈参加了学院派主导的沙龙展,与德加产生分歧)。但莫奈作为印象派的领袖,他对印象派原则的坚持使他很难容忍其他画家对印象派原则的背叛。然而,吊诡是,最终背叛印象派原则的其实恰恰是莫奈自己,这让他被自己吓到了。这个幽灵让莫奈极力否认,并希望通过毁掉作品的方法抹除它的痕迹。

    莫奈晚年得白内障之后 - 图1

    作者在圣路易斯艺术博物馆看到的宽约4米的莫奈晚期《睡莲》系列作品之一。

    莫奈晚年得白内障之后 - 图2

    作者在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看到的宽约4米的莫奈晚期《睡莲》系列作品之一,注意画面上方的紫色,那是莫奈患白内障所致。

    莫奈晚年得白内障之后 - 图3

    作者在纳尔逊艺术博物馆看到的《睡莲》系列作品之一。圣路易斯艺术博物馆、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和纳尔逊艺术博物馆三件莫奈晚期的《睡莲》系列作品连起来又是一件和美国现代艺术博物馆一样的长约12米《睡莲》三联画。

    莫奈的幽灵是一种自我的背叛吗?

    不,并非如此。从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中期,从整个现代艺术的角度来看,这恰恰是合乎逻辑的,是现代艺术内在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只是当时莫奈自己没能清醒地认识到。“莫奈的幽灵”—莫奈新的艺术风格的变化,其实是莫奈艺术生涯中的第二次“驱魔”,是他在受到眼疾困扰、近乎失明的情况下,对他之前成熟的艺术风格的再一次“驱魔”。“莫奈的幽灵”是现代主义艺术运动的内在逻辑不断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

    七、现代艺术的原则

    19世纪中叶开始,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欧洲进入大变革的时代。现代艺术开始逐渐发展,其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强调人的“主动性”,这是商业经济发展带来的必然结果。同之前的古典主义艺术不同,现代艺术强调主动认知的能力,强调批判和反省的能力,而不是被动地反映这个世界。与传统社会静态社会不同,现代社会是一个动态社会,是一个流动的、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这就意味着印象派一旦挑战和质疑了学院派的艺术观点和方法,它就不会是静止不动的,必然有新的艺术潮流和艺术观点来质疑和批判印象派,这就意味着后印象派的产生(梵·高、高更、塞尚对印象派原则的挑战),以及现代主义艺术运动中不断涌现的野兽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表现主义、形而上画派、至上主义、构成主义、风格派、抽象艺术等等,这些一个又一个艺术潮流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

    这个艺术上更为激烈、更为癫狂、更为自我,让莫奈难以接受的“幽灵”,实际上预示了现代艺术发展未来的可能和方向,意味着“人”主动对自我的不断突破,意味着现代主义艺术从如何理解“美”转向如何更深入地理解“人性”。

    八、“本我”的觉醒

    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当莫奈患了白内障,眼睛越来越看不清东西,这就意味着画画时他的“意识”和“理性”越来越不能掌控自己的行为。相反,莫奈的“潜意识”就会越来越多地在作品中浮现出来。失去视力的莫奈就不再是莫奈了么?不,那是另一个潜藏的、更多地由潜意识支配的莫奈。

    当莫奈1923年一只眼睛做了手术,视力有所恢复之后,他看到了之前的部分作品,突然产生了极大的恐惧和抗拒。这导致了莫奈和一个幽灵之间的战争:一个是意识清醒的莫奈,另一个是隐藏在潜意识当中、只有在视觉看不清楚的情况下才被释放出来的幽灵。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是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是生命的冲动和欲望的本能。它是人出生时就有的,是被压抑、被排斥的非理性的、无意识的生命力和驱动力。“自我”是人的理性部分和自我把握,而“超我”意味着人社会化的道德追求。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莫奈晚期在视力几乎看不见的情况下,生命的本能冲动和强烈的生命意志变得更加活跃,从而在画面上表现出“本我”的觉醒,对“自我”的理性成分的反抗和对“超我”的道德规范的无视。

    九、透纳对莫奈的影响

    由于遇到了这三幅莫奈的作品,在之后的美国之行中观看美术馆时我就特意加以留意。后来看到的莫奈的作品基本都符合这个规律,但是我又有了一个意外的发现。我在7月25日波士顿美术馆和7月26日耶鲁英国艺术中心看到比莫奈大65岁的19世纪英国画家透纳的作品时突然注意到,透纳也画过很多描绘日光的作品,而且这些作品对光线、空间的表现和莫奈知名的作品《日出·印象》 颇有相似之处。我赶紧查了一下资料,1871年普法战争爆发,莫奈到英国去躲避战祸。1872年莫奈回到法国,年底在勒阿弗尔港画出了《日出·印象》。在一年前的英国行程中莫奈很可能看到了透纳的作品,也就是说莫奈很可能受到了透纳的影响。这种推测不仅仅是因为《日出·印象》对光线和气氛的处理与透纳的作品很有几分相似,而且透纳是一个对现代艺术产生了很大影响的艺术家。

    透纳在19世纪的欧洲艺术史中,是古典主义时期在艺术语言上最有现代精神的画家,他的艺术理念是非常超前的。当时几乎所有画家还被束缚在古典主义的陈旧观念中,透纳在作品中运用流动的笔触、极强的形式感、抽象的意味、强烈的情感表现海面上的空气、光线和海浪,最早体现了现代艺术的风格,预示了后来现代艺术中种种艺术运动,比如印象主义、表现主义和抽象艺术的产生。而莫奈应该也是被他所影响的重要艺术家之一。一个艺术家不但自己在艺术史上成就斐然,而且还能够对后世艺术史上其他重要的艺术家持久地产生影响,这种艺术家堪称“伟大”。透纳应该是英国艺术史上20世纪之前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画家。

    十、艺术是人性的释放

    莫奈的“幽灵”也许说明,对一个艺术家而言,那些充满冲突、更为真实、更具探索意味、更有挑战性、包括具有颠覆自我精神的作品,可能具有非常的价值。这次美国之行的结果之一,让我喜欢上了莫奈。一个也许是更为真实的莫奈,一个是被莫奈在清醒状态下压抑着的“潜意识”的莫奈,一个在作品中所体现出来更多的矛盾、冲突、挣扎、纠结,以及激烈与放纵的莫奈。

    现代艺术侧重于展现人的生命真实的状态,而艺术是无法伪装的。莫奈之所以在视力有所恢复之后变得惊恐,是因为他看到了一个真实的自己,一个更接近本能和生命冲动的“本我”,这让当时的莫奈无法接受。莫奈自身的知识结构限制了他对自我的认知,使得他自己无法理解在他身上所产生的这么大的变化的原因。然而从历史的角度看,莫奈风格的晚期突变是完全合理的,它预示了此后艺术史发展的趋势(对后印象派的风格的启示以及二战后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的产生都有影响)。这种晚期风格的突变是莫奈不断深入的生命体验自然发生的结果,但却是莫奈自己的理性无法完全认识到的。或许这也是艺术最有魅力的地方之一。

    我一直认为,艺术是人性的释放,而不是囚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