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多元化的意义

    黑田清辉的努力使印象派成为日本学院派油画的主流的同时,一系列幻想的、装饰的、传奇的作品也传入日本。大正期间,国内就介绍了前卫艺术的最前端“未来派”和“抽象绘画”。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就介绍了后期印象派、野兽派、立体派,大战中以及大战后又介绍了表现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等20世纪西方美术的主要流派。虽然还谈不上充分理解,但是传入的速度是相当快的。不断有新的艺术家学成归国,国内的艺术家也在迅速成长。例如青木繁没有留学的经历,从各种海外艺术介绍的信息中吸取养分,成为日本浪漫主义代表画家。

    20世纪40年代是日本战后在野团体蓬勃创建和重建的年代,从50年代开始,日本的美术团体的主题与方向开始与国际艺术动向接轨。1950年日裔美国艺术家野口勇来到日本举办个展,日本成立近代艺术协会。接着1951年在第三届“读卖indépendants”展中展出波洛克(Pollock),玛格丽特(Ghislain Magritte),让·读布菲(Jean Philippe Arthur Dubuffe)等作品,“五月日本展”展出了法国现代艺术的新锐作品,极大地影响了年轻一代的艺术家。1953年日本抽象艺术俱乐部成立,同年展出抽象和幻想展。1954年“日美抽象美术展”在纽约展出。1954年具体美术协会(GUTAI)成立。具体美术协会成员有吉原治良、4. 多元化的意义 - 图1 本昭三等15人,白发一雄、田中敦子、元永定正等人次年参与具体美术协会。在吉原提出的“不要模仿他人,创造前所未有”指导下,年轻艺术家在户外展示了“挑战夏天太阳的户外近代艺术实验展”等新奇的展览。具体派根据吉原治良的去世1972年解散。最近具体派被重温,2012年在日本国立新美术馆展出“日本的前卫18年的轨迹”,2013年在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展出回顾展“Gutai:Splendid Playground”。但是具体派真的是彻底的日本艺术吗?法国的评论家米歇尔·塔皮耶(Michel Tapié de Céleyran)品论说是“非定型艺术在日本的一个例子”,从而受到西方关注的事实不免有点讽刺意味。1957年在国际上有了达达艺术回顾展,有意思的是日本的第九届“读卖indépendants”展上明显可以看到“反艺术”的动向。同时在日本也展出了“前卫美术的15人展—美国当代艺术特展”,米歇尔·塔皮耶、美国抽象画家山姆·弗朗西斯(Sam Francis)也来到日本,给日本艺术界很大的抽象艺术的影响。1950年可以说是日本油画明显受美国的热抽象绘画、法国的非定型艺术的影响。

    这种多元化的发展,迅速拉短了日本油画与西方的距离,为油画在东方根植发展,早日进入国际艺术平台展现日本艺术提供了条件,为战后日本艺术迅速复兴,进入当代艺术奠定了基础。例如,冈本太郎、叆光等战前的艺术探索成果就直接影响或者说引导了战后日本艺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