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如何寻找机会

前面着重讲述了在外国律所或跨国公司应在哪些方面做准备。有了这样的准备,下一步就是寻找并把握这些机会。寻找机会主要是指你应当知道哪些外国律所或跨国公司在招聘律师;而把握机会,则是指在你得到外国律所或跨国公司在招聘律师的信息后,应当如何把握。

实践中,得到外国律所或跨国公司招聘律师的信息主要有三种途径:

(一)利用公共资源

现在获得信息的便捷性不能和十年前同日而语,其中互联网是最便捷的工具。通过互联网,你可以找到许多猎头的信息以及他们代表招聘单位发布的招聘信息。你还可以直接登录到招聘单位的网站,获取招聘信息。

这种方式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在这里就不需要我赘言了。但是,以我的经验,在实践中,利用公共资源自己投放简历的方法,其实也是效果最不理想的。

(二)通过猎头获取

使用猎头,对于国内的大部分人来说是一种新事物,但是在高端律师这一领域,却已经被证明是最为有效的方法。尤其当你工作多年,获得很多工作经验后,会有很多猎头主动和你联系,帮你介绍工作。当然,猎头不是雷锋,他们需要通过成功介绍工作从用人单位取得佣金。我有很多朋友都是通过猎头在外国律所或跨国公司找到工作的。

不过在和猎头打交道时,需要注意:

1.要尽量找专业性强的猎头。时下,猎头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提供服务的水准差别也很大。前一段时间,我的一个朋友想换工作,便和一家猎头公司联系。这家公司在帮助我的朋友联系工作的同时,还在帮助他们公司的另外一名员工联系。令我朋友意外的是,这家猎头公司竟然将他换工作的事告诉了他的那位同事,这位同事又反馈给了本公司,结果弄得本公司的很多人都知道了这件事,非常不好。还有,有的猎头公司专业性很强,只推销某一类人才,比如法律人才或金融人才。也有的猎头公司什么门类的人才都推销,这样必然有业务不精的嫌疑。我的经验告诉我,香港或美国的猎头公司一般更加规范和专业。我曾经经过一个朋友的介绍,联系到一家在纽约的猎头公司。他们看了我的简历后,分析了我有哪些不足,并提出了建议,而不像有的猎头公司那样,为了赚取佣金盲目而推荐。

2.要注意收集猎头公司的信息并保持联络。这样,一旦需要找工作,可方便地和他们联系。

3.在和猎头公司打交道时,一定也要注意维护自己的权利。猎头公司每成功介绍一个律师,便可从用人单位拿到一笔数目可观的佣金,故不排除少数猎头公司为了介绍成功而损害应聘者利益的可能。

(三)通过熟人、朋友介绍

这是很传统的方式,但依然很有效,尤其当你工作一定时间之后,你在这个圈子里会积累起一定的人脉资源。这种通过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来获得的信息,也往往比较可靠。

我本人找工作的经历是,大多以朋友介绍为主。这大概是我个人的幸运之处。不过说到朋友帮助介绍,这里也有必要说明一下。

1.朋友究竟能够起到多大作用?我个人的经验是:朋友介绍确实是非常有效的途径。但是,这里有个前提:那就是你自身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律师是非常专业的职业,不是随便混混就可以应付的。朋友介绍你的前提一般是:他觉得你的能力和人品可以胜任。当然我们也不排除极个别人因为特殊的家庭背景等因素而被录用。但是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并没有这样的条件。

2.在工作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积累自己的朋友资源。我的体会是:一个人与人相交不能太势利。虽然我们的社会正处在一个急剧的变革期,物欲横流,机会主义盛行;但是,人们普遍还是喜欢诚实、正直的人。一个人应有大智慧,而不是小聪明。可惜很多的年轻律师做不到这一点。我从前的一个同事Y有一次和我一起吃饭时谈起一件事,我觉得非常有意思。他说道,一位从前的同事H到他们律所投简历。老板接到简历后知道他们曾经在一起工作,便拿着简历问Y,H这个人怎么样?结果出乎我的意料。我原以为H那么会见风使舵,大家都会喜欢他。谁知Y和我对H的评价一样,觉得他非常势利,眼睛只看着老板。因此,他没有给H说好话。更有意思的是,当H去另外一家外国律所找工作时也发生了同样的事情,从前的同事J也没有给H说好话。其实,每个人都有判断是非的能力。只不过是时机未到,大家不好说出来而已。这个时候你就能体会到“多个朋友多条路”这句老话的意义了,即便是在满口英文的外企职场,它也依然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