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律师的知识
不仅做律师,做任何工作,知识广博都不是一件坏事儿。记得上大学时,一位老师在讲课时宣称:你今天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将来有20%在实践中能够得到应用就不错了。其实,这不是一个正确的观点。我理解,除了使用你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谋生外,知识还可以使一个人的视野开阔、面对复杂的局面有更多的解决方法。对于律师而言,关键的问题是,哪些知识对你更有帮助?对相关知识应当掌握到什么程度以及如何获得这些知识?当然,我们这里所谈论的知识,是法律专业以外的知识,如财务知识、业务知识等。
(一)律师应当掌握哪些知识
根据工作经验,我感到对律师工作最有帮助的知识主要包括四类。
第一类,通用型的知识。如,财务知识、市场营销(如谈判技巧)知识。无论在律师事务所做律师,还是在跨国公司做法律顾问,甚至在其他任何行业工作,掌握这一类知识都会有所帮助。实践当中,律师和财务部门的人员共同工作的机会非常多。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虽然掌握相关财务知识对工作会有帮助,但是切忌越俎代庖。法律和财务毕竟完全不同,而且都非常专业,遇有财务上的问题需要充分征询和尊重财务人员的意见。
第二类,所在行业的技术知识,以及产品知识和相关服务知识等。理解你所代表客户或你所工作的跨国公司的技术和产品对你的工作肯定会有非常大的帮助。因为这会使你与客户或同事之间的沟通变得更为方便、有效。更为重要的是,有些产品的分类决定着你的客户或公司能否对其进行投资,如果可以投资,是否有限制等。如,如果你的客户想在电信领域投资,你就需要仔细研究其拟经营的业务范围,核对《外商产业指导目录》、《电信业务分类目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以确定是否属于基础电信领域或增值电信领域。
此外,即便在起草和审查合同的过程中,充分理解相关产品的性质、用途对工作也是有必要的。
第三类,所在行业的商业知识。如,商业模式、行业动态、竞争环境、发展趋势等。
理解和掌握商业模式,关系到交易结构的设计和项目能否顺利实施和完成。我个人的体会是,做好律师工作,最难之处是交易结构的设计。客户找你,要想合法地做成一件事情,需要你给一个交易结构,你有这个能力吗?而这种能力一般都与你对所在行业的商业模式的理解和掌握有关。当然了解行业动态、竞争环境、发展趋势也非常必要。
第四类,外国法律知识。所谓外国法律知识,当然包括世界各个国家的法律知识,其中主要是欧洲国家和北美国家。由于我本人有在美国留学的经历并且是美国纽约州执业律师,加之近年来,到美国学习法律的中国学生日渐增多,我就着重谈谈学习美国法律知识问题。
虽然美国是普通法国家,但作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最大的民主国家,很多新兴产业、很多商业模式起源于美国,许多新型法律业务因此相应的起源于美国。还有美国人十分依赖法院系统解决各类纠纷,也的确有很多新类型的纠纷首先发生在美国。就目前世界范围内的法律潮流而言,普通法和成文法国家的法律互相借鉴、移植的现象也存在。例如,在美国,就知识产权法律而言,围绕原码和目标码、深度链接、VCR的按钮以及应用程序中的下拉菜单单词的使用都发生过纠纷,美国法庭也作出过相应判决。这些判决对我国解决类似纠纷非常有启发。
就美国是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美国在中国的投资较多这一事实而言,熟悉美国法律,也会方便律师与美国投资者进行沟通。
此外,无论美国法律还是中国法律,本质上都有共通性。学习美国法律,对于培养律师的法律思维也非常重要。
(二)律师须将知识掌握到何种程度以及如何获得这些知识
不难理解,作为律师,我们了解相关知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与客户沟通更方便、工作更顺畅。因此,律师并不需要将相关知识掌握得像相关专业人士那么透彻。一般而言只需了解产品性能或商业运行机制即可。
至于如何获得这些知识,除了通过书籍、互联网等公开途径,最有效的方式是在工作中学习。如在外国律所或跨国公司工作,经常会有一些相关内容的培训。他们也会为了宣传的目的主办一些内部或者在小范围发行的刊物。特别在跨国公司工作,学习的机会更加方便。有问题随时可以和业务部门的人员进行请教和沟通。我最近看到一篇关于电信行业动态的文章,非常有帮助!作者将电信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概括为五个方面:(1)电信产业面临新的融合格局(即电信产业、互联网产业、传媒产业和娱乐产业的融合);(2)全业务宽带的发展趋势日渐明朗;(3)移动业务对固定业务替代趋势明显;(4)电信业积极推动节能减排;(5)全IP成为移动和固定网络的共同演进方向。(参见王世琪、田清鹤:《展望》,爱立信2008年(双月刊)第1期,第26—31页)当然,如果学习美国法律,最好的办法就是申请到美国留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