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表
公元前7世纪 现代伊斯坦布尔的城区是由来自爱琴海海岸的希腊人圈定,他们根据领袖的名字“拜占斯”将这片殖民地定名为“拜占庭”
公元330年 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迁都至拜占庭,不久这座城市更名为“新罗马”
537年 查士丁尼一世统治时期,圣智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神圣不可侵犯
1204年 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威尼斯人及其盟军洗劫君士坦丁堡,夺取了拜占庭帝国的权力
1261年 拜占庭帝国王权复辟
1453年 在穆罕默德二世(胜利者)的带领下,奥斯曼帝国攻陷城市
1520~1566年 苏莱曼大帝统治时期的辉煌:奥斯曼帝国政权的巅峰
1839~1876年 坦志麦特时期:奥斯曼帝国开始现代化改革
1853~1856年 克里米亚战争
1870年 佩拉区大火
1876~1909年 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统治时期
1883年 东方快车的首旅
1892年 佩拉宫酒店开业
1908年 青年土耳其党革命
1909年 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流放
1909~1918年 苏丹穆罕默德五世统治时期
1914年10月 奥斯曼帝国作为同盟国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年12月~1915年1月 萨里卡米士决战:安纳托利亚东部,俄罗斯帝国军队重创奥斯曼军队
1915年4月~1916年1月 加里波利战役:奥斯曼军队从伊斯坦布尔西南方的加里波利半岛打退了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的联军
1915年4月24~25日 亚美尼亚社会活动家被逐出伊斯坦布尔,许多人随后身亡
1918~1922年 苏丹穆罕默德六世统治时期
1918年10月 《穆德洛斯停战协定》结束了奥斯曼帝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争
1918年11月 停战协定结束德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争;协约国海军支队驶入博斯普鲁斯海峡,占领伊斯坦布尔
1919年5月 希腊军占领士麦那(伊兹密尔);穆斯塔法·凯末尔抵达黑海港口萨姆松;抵抗协约国的民族主义运动和土耳其独立战争开始
1920年3月 协约国宣布正式对伊斯坦布尔实行军事占领
1920年8月 《色佛尔条约》
1920年11月 白俄军民的船队抵达伊斯坦布尔
1921年1~9月 伊诺努和萨卡里亚战役:土耳其民族军对抗希腊军的有利转折点
1922年9月 希腊军队撤退,士麦那百姓逃跑
1922年11月 苏丹制废除;穆罕默德六世逃跑
1922~1924年 迈吉德的哈里发职权(不是苏丹王权)
1922年10月 《穆达尼亚协定》铺路,向土耳其民族主义者的统治过渡
1923年7月 《洛桑条约》
1923年10月 最后一批协约国部队撤离伊斯坦布尔;安卡拉被指定为土耳其的首都;土耳其被宣告是共和国(10月29日),穆斯塔法·凯末尔任总统
1924年 哈里发制废除
1925年 费兹帽禁令;历法改革;安纳托利亚东部库尔德人“谢赫赛义德叛乱”;社会治安法许可查封报纸,取缔反对派组织
1926年 新民法的采用,宗教法的废止;公共场合酒消费禁令的解除
1927年10月 穆斯塔法·凯末尔的“伟大演说”讲述了独立战争和土耳其民族主义者的胜利
1928年 废除伊斯兰教国教制;土耳其语采用拉丁字母;塔克西姆广场共和国纪念碑的揭幕仪式
1929年 列夫·托洛茨基抵达伊斯坦布尔
1930年 法律允许女性参与市政府选举
1931年 托马斯·惠特莫尔开始修复圣索菲亚大教堂
1932年 环球小姐比赛科瑞曼·哈里斯夺冠
1933年 列夫·托洛茨基离开伊斯坦布尔
1934年 法律要求土耳其公民采用家族姓氏;女性获得全面的选举权;穆斯塔法·凯末尔成为“阿塔图尔克”;东色雷斯针对犹太人的大屠杀
1937~1938年 在安纳托利亚东部针对库尔德人采取军事行动
1938年11月10日 阿塔图尔克逝世;伊斯麦特·伊诺努被推选为总统
1939年9月1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
1941年3月11日 手提箱炸弹在佩拉宫爆炸
1941年6月22日 德国入侵苏联
1942年2月 “斯特鲁玛”号沉没
1942年11月 针对伊斯坦布尔少数民族征收的财产税
1944年6月6日 同盟国联军诺曼底登陆
1944年8月 土耳其和德国断绝外交关系
1945年2月 土耳其对德宣战,成为同盟国
1945年5月8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结束
1950年 土耳其议会第一次自由的直选
1955年9月6~7日 “九月事件”:伊斯坦布尔的暴徒攻击希腊人等少数民族的家庭和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