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互联网思维来了

成熟的企业善于自省,成熟的人善于挖掘很多他人没有看到的部分。个例之间总是存在某种相似,而这些相似正是他人用成功写出的一本教科书。以上企业的成功,我们一直在强调是因为互联网,但是却忘了互联网的四大特征背后到底还有什么。是否有我们没有看到的精华?我们一直在利用互联网,却一直没有读懂真实的互联网。前文所提到的这些企业,是单纯地依靠互联网就获得成功了吗?那么,阿里巴巴的淘宝为什么日趋下滑,QQ又为何没有能如微信一般迅速赢得用户?

1.7 互联网思维来了 - 图1

互联网思维产生的智能电视

互联网为什么能无界限,为什么能让全民参与,又为什么能在短时间内营造传统企业花费数十年也无法打造的口碑?这些的背后,是互联网在支撑吗?

答案是:NO。

互联网确实有很多美妙之处,它拥有庞大的用户量,同时还能瞬间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是这些都只是我们看到的浅显的互联网,腾讯阿里巴巴能够被我们认识并重视,是因为互联网思维,这个思维并不仅仅适用于某个领域,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无法前进也许正是因为在企业的内涵中缺少这样一种思维。在现时,倘若错过这种思维,那么极有可能成为被颠覆的一方。

当你的产品遇上门槛,似乎生产线上的产品已经足够完备,但是为什么还是没有一炮打响,成为某个行业里的小米?

当你的推广遇上瓶颈,按部就班的条条框框已经不那么适合现时的推广手法,似乎所有的推广还不如朋友圈里的人随便推荐的一句话,这是为什么?

当整个企业里的效率变得低下,为什么没有更快的处理方法?

当越来越多的问题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需要的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不管是互联网的特征,还是从互联网产品里学习到的东西,都让我们挖掘到,在互联网背后应该有一种思路在支撑着整个行业风起云涌。

互联网本身是专注于信息传播的,互联网产品也是如此。从微信,看到专注的社交;从淘宝,看到专注的电商;从口袋购物,看到专注的导购……互联网离不开专注,就好像腾讯做不好电商,阿里做不好社交一样,你若将所有的重心都放在一处,想要失败也不容易,专注不仅仅是坚持,而是在坚持的基础上更加专注。专注与执著就是互联网思维的必备LOGO,没有专注,谈何成功?

互联网也是极致的,如果不是极致的,苹果哪会有这么多的果粉,我们为什么总喜欢把苹果拿出来作为范例呢?如果不是有这么苛求的心态,乔帮主怎么会成为果粉心中永不坠落的大神?不极致,哪来的“圆角矩形”还能有如此多的用户?不极致,单调的两个颜色为什么还能成为街机?不极致,国内典范“雷布斯”何必要向乔大神学习?是的,iPhone都出到5S了,在人人都追求个性化的今天,有几个产品能像苹果这样,只有几个颜色达到这样的销量?又有谁能让“屌丝”的我们还是坚持买苹果?因为,苹果好,极致的好。

互联网拉近了我们的距离,以前局限在一个圈子里的人们通过互联网可能会走进另外一个圈子,通过这些圈子,我们能传递出更多的消息。互联网是需要口碑的,也只有互联网产品才能将口碑精神如此发扬光大。千人千口,用户对产品的定义才是精髓。口碑,给互联网增添了不少神话色彩,没有口碑的互联网产品不是好产品,而一旦拥有了口碑,就可以看到许多用户“滚滚而来”,这就是互联网独特的传奇色彩。

互联网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远在大洋彼岸的信息已经可以很快地进入我们的视听范围,这就是互联网必须具备的特点。互联网浪潮里,每一个用户都是潜在的赢利点。当产品有了构思的时候,也许其他团队的同类产品已经成型。由此可见,在互联网时代,快是必要条件。不仅仅是思路要先人一步,行动也要先人一步。互联网已经催生了不少优秀的作品,而他们在总结产品经验时无一例外地有“我们的产品是最早在……”之类的陈词。可见,互联网思维,唯快不破。

所以,想要成为下一个小米?得先懂互联网思维;想要做行业里的领军团队?也要懂互联网思维。而想要成功,在现今社会,依然需要倚赖互联网思维。事实告诉我们,在这个时代,不懂互联网思维是不行的!在这个时代,不用互联网思维也是不行的!移动互联网需要互联网思维,传统企业更需要互联网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