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快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最令人感慨的就是互联网的发展速度。10年前,百度、腾讯、阿里巴巴还处在起步阶段,5年后,它们已经成为行业的龙头,而10年后的今天,它们已经是行业巨头。对于传统企业来说,互联网的发展速度远比传统企业快;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彼此之间的竞争则更加激烈。
互联网激发了许多人的创造力,创意层出不穷,而且在互联网时代很多企业都体会到快速发展带来的高效益。毋庸置疑,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因为我们的“惰性的价值”造就了许多“便利”的体验。但是我们也发现,互联网是快速发展的,这种快速体现在每一个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纵观所有的互联网竞争,企业无不拼命绞杀对手,并占领山头;旧的产品无不被新一代产品所替换。
微信替代了QQ;天猫替代了淘宝,替代就是一轮前进的过程。对于传统互联网产品,不管是网站还是客户端产品,一个产品的生产和优化周期往往较长。这一方面是因为互联网产品的更新并不是特别方便,而且没有任何其他资源可用于当前的转换;另一方面是因为用户对于产品有着较高的宽容度,即便产品表现不那么出色,只要在功能上能满足用户需求,加上开发的时候,大多数漏洞等问题并没有移动端那么令人难以忍受,所以在互联网时代,速度并不是大问题。
但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对产品的宽容度降低,对产品的要求与日俱增。用户对产品要求的增加显然对产品本身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很多产品都必须面临开发上要求速度的问题。
由于互联网从业者日趋激烈的新思维更新,很多有趣的点子在竞争者之间同时被挖掘出来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在互联网发展如此快速的今天,想到好点子就需要迅速实现是很多企业已经高度领悟的现实问题。
快,不仅仅体现在产品的开发进度上,因为仅仅推出的产品比其他同行的产品较新,肯定是不够的。快,还体现在产品迅速普及和接受的层面上,好的产品不仅仅要快速迎合用户,还需要快速获得用户的反馈,了解用户的使用感受,从而帮助产品获得大量用户,在短期内获得用户的青睐。
那么,到底怎样的快才是真的快?
首先,产品的目标明确,同时,产品的体现形式以及相关的问题都是明确的。这是快的前提,如果没有为产品想到好点子,那么快也无济于事,因为方向错了,再快的产品都是慢的。
其次,这里的快不是要求产品在开发过程中一味地追求速度导致用户体验差、反馈差,而是要求产品在确保完整的基础上更快一步。
再次,快与自己无关,与行业相关。我们在做人方面,常常被要求与自己相比,但是在开发产品这件事上,如果仅仅与自己相比,则很容易陷入井底之蛙的困境,刚愎自用是开发产品的大忌。因此,衡量是否快,就要看同行业其他产品的设计和推广情况,看是否比同行业其他产品更快一些。
最后,效率高固然是好事,但是很多时候过度追求速度容易导致产品无法保质保量,这是快的误区,也是我们在快这一点上必须正确把握的地方。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快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互联网企业中移动互联网方向的新型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