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 物联网正在爆发
其实,如果不是做互联网的人,很少有人知道物联网,但是大多数人都知道林志颖以及他那个很科技化的家。在某个综艺节目上,他就曾经演示过真正的物联网,人在现场而家里的很多设备都受到控制,这就是物联网。尽管现在物联网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还是陌生的,但事实上,我们常用的智能手机已经在带我们走向物联网。譬如,每当我们带着智能手机驾车时,它会将我们的位置利用GPS定位发送到谷歌。与此同时,谷歌则将用户发送过来的信息汇总生成实时路面交通信息,以供驾车的用户来查询或者实时跟进。
传统的互联网用户浏览网站时是通过点击链接或按钮从一个页面跳转到另一个页面,这看起来是用户在有意识地跟网站发生交互行为并且企图获得更多的信息,而根据用户的行为也可以找到用户的习惯和动作规律,这是用户主动提供的。但是物联网却能在用户还没意识到的情况下就完成了信息的搜集,看起来用户并没有与任何东西发生交互,但是确确实实就这么完成了。搭建了物联网的环境就好像充满了隐形的按钮,当用户进入某一特定场景,就会触发相应的按钮,并且还能获得相应的回报值。而小到信用卡刷卡器,大到整个房间,它们都能感知你的行为,做出相应的回应,这就是物联网的工作原理。
世界万物皆可联网
当然,这些隐形按钮的功能显然并不仅仅只是开关这么简单。实际上,物联网需要将我们每次触动按钮的时间、触动按钮之前的行为,以及其他一些相关变量联系起来分析并得出相关的数据,便能对我们的生活轨迹加以描绘,从而在我们处于物联网的环境中的时候能够做出相应的反应。
其实,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需要利用互联网的数据进行相关的分析。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它扩展到了所有的物品上,从人到物的联系。可以说,物联网的用户端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的信息和交换的过程。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一系列信息传感设备,按提前所构建的网络规则,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在同时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从而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因此,它是互联网的另外一种应用方式,而不是一种新的网络构成。
现阶段的物联网就是传统行业的信息化,使传统设备更自动化、更智能化。它以互联网为基础,又以互联网为衍伸,这与互联网有相当大的不同。
第一,互联网一般都是服务于偏软的层面,而物联网产业则包含软和硬的层面,其产值的主体是硬件,但是实现过程离不开互联网。
第二,互联网的服务没有地域性限制,任何用户都可能会接触到互联网的服务。而物联网则随其具体产业,并且落地于硬件,更多地与硬件厂商合作,也就存在商业化的地域性限制。
第三,互联网具有非常低的边际效应,而物联网则复杂很多,因为涉及的层面广,合作的企业多,一个领域、一个企业背后可能就养活很多物联网企业。
物联网能给我们提供更好的生活,我们所有使用的东西在未来都能通过物联网对我们的行为进行感知及预测,这些都源于大量的数据监测和计算。比如,早晨,你的房间能够通过你的行为习惯感知到你醒了,于是自动改变房间的温度,同时关闭安全系统,电脑终端的设置还会贴心地为你准备前一天要求的早餐。这靠的就是物联网中最基础的预计算功能。而整套系统里的传感系统以及其他相关的数据信息可以使得这些智能设备不仅可以满足你的需求,还能根据你的习惯制定属于你的个人需求。
在这方面有一个不那么标准的例子:Google Now就展现出了这个技术的潜力。当你开始使用这个产品时,你的邮件往来、联系人信息、发信频率、日历、社交媒体、浏览记录、位置信息都会被Google收集并且对其进行分析,从而根据数据反馈的信息向你推送你身边发生的新闻,又或者是你正在看的电视节目的最新信息。这些都是通过用户习惯提供的大量的数据给出的支持。另外,在物联网上,还有一些公司通过追踪用户的日常生活轨迹从而得到他们在不同时间最容易出现在什么地方。有了这些数据,企业在跟广告商合作的时候就可以将合适的广告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的精准推送。
在物联网的设置中,用户不但能随时了解身边物品的实时信息,与它们进行智能互动,而且,这种数据记载历史可以使商家掌握产品生命周期的信息,制定出针对个性化市场的营销方案,也更容易做到精准营销,将营销预算花在刀刃上,达到提升业绩的目标。
现在的物联网大多是通过手机来控制一个互联网环境的许多因素,而物联网的下一个方向是将不同生活场景搜集到的用户信息,从你所在的位置到你的关系网成员,将这些数据全部整合到一起并且进行分析,对每个用户都建立一套这样的数据系统。当然,这也是大数据的基础。对大数据库来说,仅仅知道你在什么地方并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通过整合的信息流还可以知道还有哪些人也和你出现在相同的地方,这才是物联网最后实现的具体目标。通过人群的聚集还可以计算出你患上流感的概率。对广告商或者活动策划者来说,每次能够影响的人群就可估算了,所以物联网的建立能够找出数据之间的关联,是让数据发挥作用的关键。
现在,移动互联网大力发展给予了物联网营销更大的发挥空间。以一辆车为例,当你把这辆车加入某个物联网环境后,这辆车在现实生活中的使用情况就会被如实反映在物联网的数据库之中。随着这辆车的输入信息越来越丰富、越来越个性化,就会有更多专门针对它的服务出现,而根据这些数据,各种智能化的服务就会出现。如车在某地出了故障,就会出现附近维修点的信息,这就给商家的推销提供了“见缝插针”的机会。最后,如果你想将这辆车在某些二手平台上卖掉,那么它的这些数据也已包含了足够的使用情况、维修情况,因此更容易估算出该车的二手卖价,买家也会更加了解这辆车的使用情况。
物联网看起来很科幻,一旦我们身边所有的设备都能够感知和响应,世界就会变得像一个生命体。当我们的设备在用数据模拟出自己的虚拟形象时,科技世界和真实世界正在发生着融合。最后的结果是,任何一件事情都变为可计算的,并且这种计算还将趋向于更加精确。当我们改变自己的数据状态时,被联系到的真正的世界也会随之改变。而在这种看起来很科幻的环境下,如果你的目标是将你的生活与互联网紧密融合,那这对你是一个好消息。但如果你想要跟这一切保持距离的话,只需要关掉你的后台数据,一切就会恢复到没有物联网控制的环境。
尽管物联网在想象中应该是更加智能化的世界,但是现在的物联网其实还处于初级时代,还只是传统行业里将很多设备进行信息化升级的概念包装,还是一个行业里面小范围的应用,简单地说应该还在试验阶段。从1998年MIT提出概念,物联网已经迈过了15年的光景。一开始,物联网几乎就等于RFID,后来慢慢延伸到传感器、网络、应用平台,再后来,但凡一些设备都开始加入智能芯片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不过,总体而言,目前的物联网类似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计算机行业,在工业领域、公共管理领域都有出色的应用,但是依然不成熟,而且不适合普通用户。
好在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加大了物联网的覆盖。随着物联网应用的深入。移动智能终端特别是穿戴式终端的兴起,现在已经到了物联网大力发展的前夜。而在现在,最核心的就是如何实现物联网真正的数据收集和整理,并且在诸多设备中连接,从行业驱动到消费市场驱动,这就是物联网的延伸。